通脹債變相派錢好過無

香港去年受高通脹肆虐,但政府一年前發行的首批三年期通脹掛鈎債券反應平平,一百億元額度僅錄得零點三倍超購,認購數十萬元的「大戶」全數獲分配,年初首次派息超過六厘,很多人大嘆走寶。第二批通脹債發行在即,額度不變,有券商估計可超購六、七倍。按照「羊群理論」,人人起哄時反而未必有寶執。不過,現在買通脹債相信依然不蝕底,因為這根本就是政府派錢。

財金官員當然不會承認派錢,還不斷強調發行通脹債是要搞活香港債市,實屬自欺欺人,恐怕連他們也覺得好笑。政府通脹債的二手市場不活躍,透過券商認購的才能在港交所買賣;從銀行認購的只能向「莊家」出售,要明蝕差價。很多「債主」僅視此為定期存款,長揸到期,搞活債市之說不攻自破,派錢反而路人皆見。

首先,政府的通脹債與其他國家的通脹債相比,設計簡單得多。以美國的通脹債TIPS為例,孳息率按通脹預期不停變,投資者要識計數,同時亦成為市場預測通脹的指標。相對而言,香港的通脹債只是在派息日按消費物價指數計息,簡單直接;而且息率比同年期外匯基金票據引伸的市場利率要高,明顯是照顧抗拒風險、偏好儲蓄收息的人。

其次,政府連年錄得巨額財政盈餘,沒有發債融資支持日常運作的必要,通脹債收回來的一百億元,相信最終撥入財政儲備交由外匯基金代為投資。外匯基金去年的回報率只得約一厘,而首批通脹債的首次派息便超過六厘,當中的差額從何而來,不是庫房又是哪裏呢?如果債券持有人本身有納稅,等於取回自己的錢,毋須納稅的則算是得到些少恩惠。

通脹債是否受歡迎,要看眼前的市場環境,因為可與其競爭的投資工具不少,例如可以買高息股、可以買樓收租、買人幣債券或人幣定存等。可是港股已跌到怕怕;政府針對樓市不停「恐嚇」,令人擔心山雨欲來;人民幣升值預期又顯著降溫,單靠收息變得不吸引。投資者在沒有甚麼替代選擇時,說不定會轉投通脹債,難怪券商磨拳擦掌,推出優惠搶客。

由於派息與通脹掛鈎,最大的風險是通脹見頂回落,正是剛才提及人人起哄時未必有着數的意思。不過,除非經濟急速轉壞,否則本港通脹低極有限,因為過去幾年被樓價大幅推高的租金,仍未全面反映在通脹上,市民仍有排捱,完全是政府多年來無能所致。當然,相信大部分認購的人只獲分配些少,每年收幾百元聊勝於無,談不上抗通脹,就算認購反應好,亦只是市民要取回屬於自己的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