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講場:內地貨幣政策續陷兩難

筆者今年一月在題為《中國經濟踏入艱難一年》一文中提出,像中國這樣一個逐漸成熟的經濟,應容許增長由重「量」轉向重「質」,以上觀點至今更形確切。

上文發表後不久,溫家寶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把全年國內經濟增長調低至7.5%,以配合十二五規劃把經濟增長質量提高。筆者絕對贊同所提的發展方向,但相信要達至預期目標絕非易事。

且看二月十八日人民銀行突然調低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便可見一斑,人行希望透過降低金率釋出約4,000億元人民幣資金,紓緩經濟下行的壓力。反映中央雖容許經濟增長下調至8%以下,但絕不希望出現太快的減速,甚至「硬着陸」。

中央更關心的是,經濟減速帶來的就業壓力,以社會和諧穩健為依歸,任何對就業構成壓力的政策,中央必然小心處理。因此不少分析認為,人行上半年可能再度調低存備率一至兩次,令經濟不至過度放緩。

通脹雖降 難明顯回落

雖然筆者大致同意以上分析,但相信人行調低存備率,亦有相當牽制,縱然自去年八月內地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連續四個月下調,但到今年一月回升至4.5%。

分析認為一月份CPI回升是農曆新年消費所致,到二月份已降至3.2%的水平,但一、二月的平均數值依然達3.9%,只是稍微低於全年目標4%。

再細心分析二月份價格漲幅,依然是食物居首位達6.2%,當中豬肉價格拉動更佔達15.9%。

撇除存備率帶來的影響,中國的通脹在未來數年也很難明顯回落,這主要是過往數年最低工資不斷調升,主要城市的勞動力供應愈來愈緊張,據現時人口推算,中國到二○一五年後勞動人口數字將逐漸下降,至二○二○年該年齡組別的人口將會降至2億以下,意味着中國的低勞動成本年代將在未來數年不再復返,勞動成本上升推高生產成本及銷售價格。

兩難抉擇 總供應落手

同時,未來數年雖說經濟增長有所減慢,但仍維持在7.5%水平,總需求依然較為強勁。在成本上升及需求上升互動下,市場價格保持升勢。

假若以上分析正確的話,中國在未來兩至三年的貨幣政策將處於兩難,過慢的經濟增長將對就業構成壓力,影響民生及社會穩定性;但寬鬆的貨幣政策卻可能令通脹高居不下。

要在兩難中作出抉擇,中央需要從總供應入手,調撥資金生產社會確切所需的產品及服務(例如醫療、教育、環保、食物安全等),一方面能增加經濟活動及製造就業,另方面避免資金用於重複及低效的投資,推高成本與通脹。

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科院經濟學課程主任 鄺志良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