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多重受壓 香港繼續沉淪

美國聯儲局開會議息後表示經濟有改善,總算守得雲開;歐央行早前也認為,經濟下滑有迹象穩定下來。香港經濟向來深受外圍影響,會否很快看到轉機呢?恐怕不會,相反還要繼續沉淪。國家領導人毫不掩飾地直指香港確實有困難,因為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的影響及壓力還存在,同時又要面對經濟下行和通脹的雙重壓力。

香港要怎樣才能走出困境呢?答案是必須努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等,當中重點要解決社會公平、物價高漲及居民住房等重大問題,方向很清楚。下藥當然要對症,反過來亦說明香港走向沉淪的病因出在哪裏,正是經濟無發展,民生無改善,反映在社會不公平、物價漲不停,連找個似樣的居所也很難,病情不只嚴重,已經病入膏肓。

統計處早前公布的十年人口普查初步結果,正好揭示各項問題惡化到甚麼程度,扣除通脹的名義人均本地生產總值變化,基本上已證明香港經濟停滯不前,個人及家庭住戶收入十年來好像增加了不少,在扣除通脹後實際是倒退。這段時間租金上升超過四成,居住開支及負擔愈來愈大,而家庭收入則出現兩極化轉變,即是貧者愈貧。如果經濟沒有問題,會是這樣的嗎?

其實要衡量經濟有沒有發展,最簡單就是看看普羅大眾是否錢多了,這當然不是倚賴社會福利,而是打工收入真的增加,這便要靠開拓更多新產業,帶來更多工作機會。可惜觀乎就業人口的職業分布,多年來無大變化,證明產業多元化得個講字,難怪基層收入無實質改善。不要小看收入兩極化的後果,香港是消費型經濟,佔人口絕大多數的基層才是主力,無餘錢可花,經濟便會停滯。

當產業多元化變成空談,來來去去就是靠金融業支撐,收入增加自然集中在少數人身上,普羅大眾分到的不多,還要被高通脹侵蝕,令實質收入縮水。雖然推高通脹的因素有多方面,元兇則肯定是貴租,背後是樓價狂升所致。本港家庭的每月供樓開支中位數佔收入兩成,是因為超低息才如此「輕鬆」;私樓的租金中位數則佔收入兩成六,負擔本來就不輕,加上實質收入不如前,莫說要居者有其屋,恐怕找個容身之所也不容易。

由此可見,香港面對經濟下行和通脹雙重打擊,不能全歸咎外圍拖累,實情是政府無能,多年來種下禍根所致,經濟發展不起來,只靠泡沫假象瞞天過海,必然會造成分配不均、通脹高企,普羅大眾難以安居樂業。就算藥方擺在面前,也得有決心執行才有用,真的不知道還要虛耗多少光陰,經濟不沉淪才怪!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