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發展國際金融中心的努力,雖然值得肯定,但是在發展的歷程上,為政者卻以發展「國際金融中心」為口號,只顧向外資獻媚,遺棄了本土業者,讓本土業者難以擋架外資如金融巨霸般的競爭,逐漸在市場被邊緣化,甚至面對被淘汰的厄運。本港徒有「國際金融中心」美名,但底子裏土生土長的本地業者不但無緣分享,而且陷於斯人獨憔悴,境況凋零的境地,所以本港縱然名成利就,成了主要國際金融中心,但留給港人及業者的,卻是永不能彌補的遺憾。
前港英政府藉八七年全球股災,當年的「聯交所」事件,對本港股票市場動刀改革,以「國際化」為口號全面開放市場,引入外資參與,英國人採取這個政策,距離要把香港歸還給中國不到七、八年,當中安的是甚麼心?是好意,還是另有企圖?請恕筆者一向都以「陰謀論」來看待這件事。
筆者曾經在過去的文章說過,英國人於九七年雖然把香港交還了中國,但是在其自九○年代初開始藉「市場國際化」的口號極力經營之下,到九七香港回歸的時候,實際上是已把對於本港十分重要的金融,包括證券市場在內的主導權,全交到外國人的手上,由外資所掌控,令本地的證券市場俯仰由人。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國際群鱷狙擊本港金融,嚴格來說可以歸咎是多年開放市場縱容外資,本身又沒有做好規管等金融安全設施的後果。
九七香港回歸,雖然特區政府成立,但整個管治班子除了當時的特首之外,其餘都是負責執行前港英政府政策,過渡到特區政府的前高級官員,他們也便順理成章地延續了「前朝」政策,不但沒有重新審視政策對特區金融的長遠發展,是否存在有欠均衡或有欠安全之處,反之更進一步深化有關政策,讓市場幾全面向外資傾斜。
其中一些例子,如回應外資以減輕對沖成本為名,免除買賣衍生窩輪印花稅在前;於本地業界一片反對聲音之下,也是應外資要求,強行推行股票買賣經紀佣金自由議價制在後。兩者都予人感覺是,只管「國際化」對外資言聽計從,對於本地市場的生態以及本地業者的生存空間,則帶來了深遠的負面影響。
上述改變讓窩輪及牛熊證市場,變成了是主要以國際金融投行為主的發行商,跟散戶對賭的場所。該類買賣賭風之盛,長期以來已深受市場詬病,佣金自由議價,對根本並非全然依靠佣金維持的外資投行絲毫沒有影響,卻觸發單靠佣金收入維生的本土券商互相減佣廝殺,結果是兩敗俱傷,大、小券商能否生存也成疑問,孕育一家具有代表性的本地金融服務機構的機會,亦因此幾近於零。(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