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外印花稅利弊相隨 應該檢討

特區政府繼本季減少推售土地後,在新一年度的勾地表內,更以拆細地皮來充數量,令可提供的住宅數目減少逾一成半,顯然是明白到經濟環境起了巨大變化,需要作出調整。那麼在樓市過熱時推出的其他穩定樓市措施,是否亦應該因時制宜進行檢討呢?昨天有發展商表示,贊成取消旨在打擊炒樓的「額外印花稅」,並非毫無道理。

不過,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已寫明「會繼續採用行之有效的策略」,等於拒絕對額外印花稅作任何改動,這種態度非常不可取。對樓市長遠有益的措施予以保留是合情合理;可是明知一些措施已造成不良副作用,還要堅持到底,便是不負責任。正確做法是拿出理據,全面審視箇中利弊,再決定是否需要調整,不是一句行之有效便敷衍了事。

任何公共政策必定帶來多種後果,有正面亦有負面,以額外印花稅趕走短線炒家不能說沒有效果,但副作用亦不能忽視,最明顯的就是影響二手住宅流通量,導致供應大減,扭曲市場供求。住宅買賣登記宗數自去年七月起急轉直下,至十二月只有五千五百多宗,比○八至○九年金融海嘯最惡劣時期更慘情。去年的經濟環境肯定勝過海嘯時期,樓市交投卻更差,並非單以經濟基本因素可解釋。

二手成交萎縮,相信與放盤大減有關。道理很簡單,在一○年十一月二十日起成交的住宅物業,兩年內轉手便要交額外印花稅,至今已超過十萬個單位,數量更會愈來愈多,最終可能長期維持着約二十萬個單位在稅網內,形同被冰封。除非樓價升幅能抵銷稅款,否則業主寧守拒賣是人之常情,將導致可放售物業數量大減,直接影響流通量,置業人士想買也買不到,變成額外印花稅的犧牲者。

雖然沒有人能準確預測樓價走勢,但流通量下跌對樓價肯定有支持,是簡單供求定律使然,也就不難明白為何整體樓價會與成交量背道而馳,這結果與其他樓市政策顯然自相矛盾。政府在去年起大量增加土地供應,又搞限呎限量,想把樓價壓下來,效力將在未來幾年浮現,二手樓價卻受額外印花稅影響而未跟足,令人擔心將來新供應大增時,到期解凍的二手樓會一步調整到位,就像長期停牌的股票在復牌後的表現,受害的將是普羅業主。

社會對炒家的看法普遍負面,但他們極其量只是推波助瀾,打擊炒樓是治標而非治本,根本問題是多年來土地供應不足,造成樓市斷層。現在特區政府已知衰,承諾供應足夠土地滿足市民置業需求,既然正全力治本,其他治標措施是否仍有需要,又或力度是否應該降低以免副作用過大,確實要適時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