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主義粉碎證交所購併夢

過去兩年全球掀起證券交易所購併潮,可是多數未能修成正果。三宗最為矚目的購併交易,有兩宗已經大熱倒灶,分別是新加坡證交所收購澳洲證交所,以及倫敦證交所收購多倫多證交所。紐約泛歐證交所合併德國證交所,是僅餘仍在進行中的交易,但前景不明朗,就算已獲美國開綠燈,亦隨時過不了歐洲反壟斷一關,臨門飲恨。

歐盟競爭專員表明反對由紐交所及德交所合組成全球最大證交所,擔心這個巨無霸造成市場壟斷,其他競爭對手無立足之地,除非兩家證交所願意割愛,出售雙方旗下兩個衍生工具交易平台的其中一個,否則過關機會渺茫。不過,這樣等於要他們自斷一隻手臂,把最有「錢途」的一半生意賣掉,與合併做大的目標背道而馳,不如拉倒算數。

事實上,這三宗購併交易出現阻滯甚至告吹,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各國對本身的證交所都有濃厚的保護主義情意結,只是表現出來的形式各有不同而已。澳洲政府否決新加坡證交所的收購時,便講到明出售澳洲證交所有違國家利益。倫交所無法如願買下多倫多證交所,則是因為突然殺出一個由加拿大主要銀行組成的財團中途截擊,揚言要阻止加國的重要資產落入外資手中。

至於歐盟競爭專員反對紐交所與德交所合併,雖然並未擺出不歡迎外資的態度,但着眼點依然是集中在保護歐洲本土的市場參與者,擔心兩家證交所合併後將涵蓋絕大部分衍生工具及期貨交易,其他對手無力抵擋,甚至連紐交所提出可開放結算平台讓其他對手參與,也被拒絕。這想法忽略了衍生工具市場的主要競爭並非來自歐洲本土,而是美國及一些亞洲市場。

除此之外,很多西方國家的監管部門,經歷金融海嘯打救「大得不能倒下」的金融機構之後,對於巨無霸機構,顯然有很大戒心,寧可化整為零方便監管,不幸發生事故亦不致於令市場癱瘓。不過,這想法可能捉錯用神,因為證交所並非銀行,而且傳統場內交易早已在不知不覺間,被各式新興交易平台搞到無啖好食,倫交所的處境尤其堪憂,轉攻衍生工具交易成為救生圈,惟有極具規模效益,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雖然紐交所合併德交所的交易未至完全絕望,但從股價不跌反升來看,投資者已認定成事機會甚低,如要出售部分利潤豐厚的業務來換取放行,代價未免太大。由此可見,最大的阻力來自政治層面,加上市場環境已不如當年提出購併大計時樂觀,環球證交所購併潮,相信在未來一段長時期會沉寂下來,舊事重提只會浪費時間。

地產網大革新,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