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回頭爭按揭 貸款出路見隱憂

本港銀行今年以來多次上調按揭利率,加上金管局一而再收緊按揭成數,借錢買樓變得艱難,成為推跌樓價的其中一隻有形之手。現在,部分銀行開始「減息」吸客,牌面上的利率上下限不一定要變,只要集中採用下限計算,按息便變相調低近半厘,幅度雖然不算大,背後的微言大義卻不容忽視。減息理應可刺激貸款需求,對經濟屬正面訊息,但亦預示着暴風雨可能即將到來。

每逢年尾,銀行一般都會在爭取按揭生意上較為積極進取,開始為明年的貸款目標跑數,因為現在申請按揭,待貸款批出及被客戶取用,已經是一兩個月後的事,自然算入明年的生意額之中。畢竟住宅按揭是銀行規模最大的單一貸款類別,截至十一月的未償還按揭貸款超過八千億元,相當於在港使用貸款的兩成三,怎能不積極爭取呢?

除了按照提前跑數的慣例行事之外,相信還有一個因素令銀行需要更加進取。自從當局鐵腕限制按揭成數後,新取用貸款金額不但連跌八個月,更回落至二○○九年金融海嘯時的水平,比高峰期下跌近七成,不難想像銀行這筆傳統大生意受到多嚴重的打擊,肯定不會坐視情況惡化下去。由於樓市已顯著降溫,現在不搶生意還待何時,相信當局也樂觀其成,無謂把樓市捏死。

值得注意的是銀行早前接連加息,表面上是配合政府的宏觀審慎監管,實際上應是有更好的財路,正是以內地企業借錢為主的境外使用貸款,回報比爭崩頭做按揭更划算,自然不介意把按息一再上調,甚至被指變相趕客也在所不計。事實上,境外使用貸款的增長相當矚目,從年初的九千多億元,增加至第三季的一萬二千六百多億元,相對於近乎停滯不前的本地使用貸款增長,肯定拉上補下有餘,增長之快則連金管局也要特別關注。

不過,綜合銀行界意見,普遍認為明年來自內地的貸款需求必定放緩,背後原因除了經濟減速迫使人民銀行放鬆銀根,內地企業毋須蜂擁到境外撲水之外,還有就是金管局透過控制貸存比率,並且逐一審視銀行的資金運用策略,直接令這類貸款業務大為收斂,由於資金壓力因而下降,促使銀行回頭積極對待按揭生意,按息亦有下調空間。

銀行一向被稱為百業之母,貸款增長及出路是經濟寒暑表。明年本港經濟難以樂觀已是不爭的事實,從物業、貿易融資、製造業、批發及零售四大類本地使用貸款,增幅連續多個月放緩可印證。如果銀行積極重返按揭市場並非暫時性,而變相減按息的趨勢又持續下去,便可視之為周邊地區的經濟也出現大問題,香港又怎可能獨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