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經紀齊毒發 監管持倉速摸底

歐債毒火愈燒愈旺,不但蔓延至意大利這個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骨牌效應更波及遠至大西洋彼岸的紐約華爾街,同樣火光熊熊,一再有金融機構「毒發」。在期貨經紀商明富環球上星期申請破產保護之後,投資銀行Jefferies被債券評級公司點名持有數以十億美元歐豬國債,結果急急在過去幾天把持倉減半,以證明並無風險失控及周轉問題。從中可見歐豬國債已被視為生人勿近的「毒產」,金融機構將永無寧日,不知何時被毒火燒身。

雖然本港投資者未必熟悉Jefferies,但這家中型金融機構來頭不小,是華爾街現存最大的獨立投資銀行之一,因為其他大行不是在金融海嘯中消失,便是轉型為商業銀行換取聯儲局打救,所以其被降評級和股價一度跌停,帶來巨大震撼性。Jefferies及明富環球投資歐豬國債的方法並不相同,卻齊齊受到毒債拖累,背後響起的警號絕對不能忽視。

Jefferies強調手上的歐豬國債長倉,均有相對應的淡倉對沖,淨頭寸微不足道,風險極低。這講法並非無道理,因為監管機構在正常情況下,也會接受以淨額計算持倉風險,問題是歐豬國債現在並非處於正常市況,要拆好倉有人願買嗎?要平淡倉有人願接嗎?出入價能相抵嗎?恐怕連當事人也不敢保證,說是做足對沖也難取信於市場。早走一步的明富環球何嘗不是如此呢!

理論上,投資銀行在市場上多扮演莊家的角色,為買家供貨及為賣家接貨,撮合生意賺取中間差價,至於經紀交易商則更是名副其實的中間人,賺佣金為主。可是今次被歐債毒火波及的主角,看來都有相當數量的自營業務,利用財務槓桿投資歐豬國債,縱然持倉方式不同,與主營業務的關係一樣撲朔迷離,是否不務正業值得關注。

這便帶出更為深遠的警號,究竟美國金融機構直接及間接涉足歐豬國債的規模有多大呢?幾家美國大銀行早前公布的業績顯示,部分原來是歐債違約掉期的大莊家,倉位則差異頗大。正如剛才說過,以為不同持倉可互相對沖,實情是市場會突然要求個別看待,風險將以倍數擴大,所以只看淨持倉並不足夠,還要知道具體好淡倉位及衍生工具數量,監管機構必須盡快摸清底細。

很多涉及歐債風險的金融機構,分支遍布全球,在香港有業務的不在少數,難保不會受到毒債發作拖累,突然無法正常營運,屆時就算有能力埋單交收,亦會對客戶造成極大麻煩,一旦無力履行交收責任,更有可能觸發市場恐慌。所以監管機構必須打醒十二分精神,切勿畫地為牢,別以為管好自己的小天地便安枕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