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證寓禁於徵 失實交易須查

窩輪及牛熊證成交持續高企,引起市場高度關注,證券界罕有地向政府反映意見,要求加強監管輪證市場,避免炒風繼續擴散,影響本港金融市場正常運作,防止不受規範的衍品市場嚇怕普羅投資者,最終加速衍品市場的衰亡。

部分業界人士直斥輪證市場已淪為賭場,其實有一定道理,因為輪證的成交量已經遠超對沖風險的需求,為賭而賭的交投量與日俱增,導致輪證成交佔大市比重持續高企在三、四成,個別情況更高達一半,完全超出合理水平,情況令人憂慮。

衍品市場不僅喪失用作對沖風險的原意,更由於部分發行商或多或少直接參與和散戶對賭的活動,不僅構成利益衝突,也令市場波幅更大、風險更高。加上輪證交易豁免印花稅,港府變相「鼓勵」散戶及其他大戶參與,令輪證市場變成殺戮戰場。

輪證市場引起關注包括幾方面:成交量偏多、市場是否出現失實交易情況、發行商本身財政實力、維持價格秩序的操作是否公平、散戶參與市場是否獲得足夠的資訊等。散戶在投資市場的風險,除了因市場波動而來的正常風險外,有沒有其他因制度不公平而產生的風險。監管當局有必要仔細研究,為市場建立更健康的架構。

監管機構有必要留意輪證市場中,是否存在虛假市場及不正常的交易活動,例如人為地推高市場交易額、製造虛假活躍的市況、將大市舞高弄低,將看好看淡市況的散戶投資者一網打盡。無論是出現哪一種情況,監管機構都有責任及早揭露,堵塞漏洞,以免問題惡化至一發不可收拾。

目前市場愈來愈多聲音要求向輪證成交徵收費用,印花稅是最現成的費用,但性質未必適合於輪證,若需立法處理,恐怕遠水難救近火,考慮特別徵費可能是另一較可行做法,既不影響原來的印花稅徵收定義,也可達到寓禁於徵的目的。

站在監管者的立場,當然不希望看見市場出現一禁即死的結果,畢竟香港作為地區的金融中心,市場高度發展,金融產品交易頻繁,是監管機構必然遇見的情況,交易多,問題自然也多,但基本原則是不能影響金融系統的安全,以及扭曲市場的公平、公正、公開的本質。

香港若要成為成熟健康的金融中心,而不是步華爾街劣質資本主義坐大的後塵,不能只留意上市公司數目、企業集資額、金融產品數目、成交額、金融機構數量等,這些固然是衡量一個金融城市發達與否的參考基準之一,但不可忽略的是必須對投資者有足夠保障,否則香港空有全球最自由的金融中心美譽,其實是全球投資者最大墓園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