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正限呎起樓潮 南昌截標有啟示

西鐵南昌站上蓋項目昨天截標,是新一份施政報告出台後首個截標的官地項目,可作為市場對新房屋及土地政策的試金石。由於施政報告有關房屋政策的部分,多着墨於增加中小型住宅單位供應,意味着遊戲規則已改寫,有「限呎概念」的南昌站項目結果接獲四份標書,比早前收到十三份意向書少一截,估值亦下調,當中有甚麼啟示呢?

南昌站項目矚目之處,除了是市區少有的大型地皮之外,亦因為曾於去年中招標,當時僅接獲三份標書並以流標收場,事隔超過一年才捲土重來。政府在這段期間大幅修改了整個項目的規劃,除縮減建屋規模之外,更大的改變是加入「限呎概念」,規定提供不少於三千三百一十三個單位,七成半單位的實用面積少於五百三十八方呎。換言之,南昌站今日的發展條件已非去年可比。

政府一口氣改變兩個鐵路項目的規劃,當中包括昨天截標的南昌站,以及即將招標的荃灣西站兩個地盤,變成以供應小型單位為主。政府在拍板時,是否已經同時決定恢復每年興建五千伙居屋及修改「置安心」計劃,外界不得而知。可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幾年後,當南昌站項目落成,首批復建的居屋和「置安心」單位,亦會排隊登場,一時間將會有數以千計小型單位應市。

究竟政府是以甚麼標準決定小型單位供應量,主管房屋及規劃的官員從未說清楚。如果是經過實證研究,根據未來人口、就業及住屋需求等變化來預測所需數量,也就無可厚非。不過,如果只屬因時制宜,忽發奇想把政策向一邊傾斜,便令人擔心因缺乏規劃,變成有一利必有一弊。不妨以南昌站項目為例,有測量師估計,扣除七成半細單位之後,餘下兩成半單位相信全部超過一千五百方呎,未來的住宅面積不是「好細」,便是「好大」,缺少中間的一類,又算不算另一種供應失衡呢?

在十幾二十年前,當時細單位也吃香,一些新盤的細單位呎價,經常高於坐向相同的大單位,原因既有分支家庭「上車」需求,也有以舊屋搬新屋來提升居住質素,細屋換大屋相對沒那麼熾熱。現在的「上車」需求相信依然很大,但要提升居住質素,便不只局限於舊換新,更多是想細換大。

無可否認,加入發展規限的地皮,難免影響地價,但財政收入倒屬次要,因為公共資源應以照顧整體社會福祉為先,不能純以金錢價值衡量。不過,限量、限呎必須有一個平衡,以實在的需求預測做準繩,應無大問題,可是如果只屬急就章之舉,便會令供應顧此失彼,屆時恐怕又會造成樓市的向上流動性斷層。

地產網大革新,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