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銀行業幾十年來最大規模的監管改革終於出爐,銀行業獨立委員會發表終極報告,主張銀行要把零售及投資業務分隔,其中存款及貸款等傳統業務需要有更高的資本充足率,並要預留吸收損失的緩衝資本。新規定的執行期限定在二○一九年或之前,具體分隔範圍由銀行自己決定,雖然較預期寬鬆,但新規定必定會影響未來的盈利及資金成本,英國銀行的股價依然受壓。
銀行獨立委員會開宗明義指出改革有兩大目的。其一,對銀行存戶及中小企業影響較大的零售業務,必須得到較大保障,以免一旦出現經營困難,又要由納稅人出錢打救;至於被分隔後的投資業務,則貴客自理。其二,希望透過業務分隔,鼓勵英國銀行在零售層面競爭,造福中小客戶。市場反應一如預期,呈兩極化發展。
銀行界批評改革會增加資金成本,這一點不難理解,因為分隔之後,投資銀行業務便會失去傳統零售業務廉價而穩定的資金作後盾,需要付出較高利息從市場籌集資金,獨立委員會估計每年額外增加的七十億英鎊成本,主要就是來自這方面。由於投資銀行業務例如企業融資、證券投資、衍生工具及財富管理等,不像以往那麼有利可圖,收縮經營、裁員減薪在所難免,英國龍頭銀行滙豐率先宣布世紀大裁員,便不應令人意外。
另一方面,傳統零售銀行業務例如存款及有抵押貸款應會有一番新景象。銀行要為此擁有比現在高的資本充足率,還要預留緩衝資本,而且資金運用在理論上不能與投資銀行業務互通,相信會大大降低零售業務的風險評級,變相減少籌集資金的成本,對中小企業未嘗沒有好處。
表面上,零售銀行與投資銀行業務的資本互通,應可增加資本效率,帶來更多盈利,但要想深一層,好處會落入誰的口袋呢?以往的經驗顯示,銀行賺大錢時分得最多的是高層花紅,股東獲益相對較少,銀行客戶也不見得有何具體得着。相反,當銀行投資業務出現問題,有可能拖累零售業務,客戶的存款並非百分百有保證,股東及債權人亦損失不菲。分隔抑或不分隔,得失不難計算。
英國是歐洲金融重鎮,率先提出銀行業務分隔,在歐洲經濟仍然水深火熱之際,確實兵行險着。不過,獨立委員會不理銀行界批評,不認同改革會削弱英國銀行業的國際競爭力,看來有信心這是大勢所趨,正如英國銀行公會也預期,歐洲及環球監管機構將來都會採納。事實上,要令銀行業變得更安全,存戶及納稅人不用為銀行家的失誤包底,英國的銀行業分隔應該作為全球監管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