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池交易散戶化 監管要有新思維

黑池(dark pool)向來被視為機構大戶買賣股票的專用場外交易平台,這種交易模式其實已在慢慢起變化。英國媒體報道,花旗集團計劃年底推出一個新的股票交易平台,把來自機構投資者、高頻交易商及散戶的買賣盤匯聚一起,自行配對交易。此外,本港的滙豐銀行亦密鑼緊鼓籌備具黑池概念的股票交易平台,為旗下機構投資者和散戶進行配對,未能成功的才會傳往港交所。黑池交易毫無疑問正走向「散戶化」,帶來全新的市場環境。

所謂黑池泛指傳統股票交易所以外的交易平台,主要由券商或銀行經營,特點是參與的客戶有資格限制,身份及落盤不公開,成功配對才報出交易價格。很多大型金融機構早已涉足黑池,例如高盛、瑞信及花旗等,目的不外乎賺取更多交易佣金收入。因此,滙豐有意推出本身的黑池概念交易平台,並非甚麼新創舉,在香港卻有開風氣之先的意味,相信同類平台將陸續有來。

外國的黑池紛紛向散戶招手,除了想把大戶小戶一網打盡之外,也有現實需要,因為高頻交易商喜歡把買賣盤化整為零,未必是機構大戶喜好,卻正好迎合散戶小注交易的需要。這些另類交易平台發展十分蓬勃,是利是弊,監管機構與市場看法頗為兩極,來到香港則變得更複雜,除了交易平台本身,還有銀行監管及一業兩管等問題。

在香港的監管架構中,股票交易理論上歸證監會,但由銀行經營的則歸金管局,一業兩管衍生的權責不清問題,在雷曼迷債事件中表露無遺。股票在港交所這個傳統平台買賣,明顯屬證監會管轄,但銀行經營的股票交易平台應該由誰過問,似乎存在灰色地帶。究竟誰負責監察交易是否正常及利益有甚麼保障?一般投資者恐怕不容易掌握。

歐美黑池經常遭到質疑的是交易完成才見光,「價格發現功能」是否真的那麼強?黑池交易商自然不覺得有問題,小投資者或許有不同看法。在決定落盤前,買賣盤路極具參考價值,例如買盤多抑或沽盤多、細單抑或大手,對判斷後市有一定作用。此外,監管機構亦可透過監察盤路變化,尋找異常交易的蹤影。雖然本港的黑池交易照例要在港交所上板,但當中的時差,難免有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感覺。

最後是「對手風險」管理,即是買賣其中一方未能履約的風險,傳統交易所一般會由中央結算處理風險,銀行經營的交易平台又應由誰承擔呢?在市況極端波動及成交暴增時,會否危及銀行體系穩定呢?監管上有需要釐清。金融海嘯之後,銀行業遭到特別嚴厲監管,金融機構自設黑池交易,涉及的監管問題非常多,必須有新的監管思維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