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控三年縮皮273億

萬眾期待的滙豐控股(00005)策略日雷聲大雨點小,管理層公布削成本效益比大計,以五大指標出發,目標未來三年總共節省25至35億美元(約195億至273億港元)成本。

滙控推新策略,目的是提高盈利能力及投資者信心。事實上,滙控今年首季盈利升57.8%至41.53億美元,低於市場估計增幅61%至74%,市場最關注的成本對收入比率,竟然由去年第四季的58.9%,跳升至60.9%,令市場大失所望,股價隨即下跌。

滙控外圍股價偏軟,於倫敦低見81.116元,較港低1.734元;美國預託證券(ADR)則低見82.166元,較港低0.684元。

是次策略日破天荒長達9.5小時,由滙控主席范智廉、行政總裁歐智華等打頭陣,宣布滙控將審視每項營運及業務,從五項指標作考慮,目標未來三年總共節省25至35億美元成本,冀望透過11個項目,至一三年時每年節省13.75億美元(約107.25億港元),措施包括遷移後勤中心及退出次要市場等。

學者:措施作用不大

歐智華表示,五項考慮分別是與環球聯繫相關程度、經濟潛力、盈利能力、成本效益,以及流動資金狀況。儘管滙控表明繼續致力發展為國際性銀行,但會選擇性重點發展部分有潛力的市場,而歐智華期望成本效益比率在一三年時降至48至52%之間。

城大經濟及金融系副教授李鉅威認為,滙控提出的節流方案,一直是滙控推行的發展方向,實際上無大新意,就以後勤服務為例,受制於基建配套、資訊安全,金融企業要將數據中心搬遷至成本較平的地區,已有一定的難度,至於零售業務的淡出,其實只是反映了滙控在香港及英國以外的零售銀行業務策略未獲成功,實際作用未必很大。

中文大學客席講師黃元山亦認為,滙控的策略聲明沒有驚喜,其季度業績及未來動向,都不會對其股價,以至歐洲銀行業和經濟造成影響。

購併須符五大指標

摩根大通指,滙控管理層必須提出更具體改善成本效益的措施,方可獲投資者重估其價值。不過,滙控首季貸款錄得增長,撥備又下降,加上明年利率回升,料滙控下半年及明年收入會有更好表現,維持其目標價110元及「增持」評級。

歐智華在會上補充,滙控雖然實行節流措施,但不排除會作購併行動,而有關購併必須符合上述五大指標。他表示:「計劃目標不在於收縮規模,而是創造空間,將資源重新投放於各個增長市場。」

歐智華指出,零售銀行業務則只會在有利可圖的市場發展,對於滙豐將出售英國零售銀行業務的傳聞,他指出英國及香港均是該業務的主要盈利來源,英國業務亦符合五大指標,滙控會繼續投資。至於個人財富管理業務,則會集中精力在18個重要市場中,例如墨西哥、土耳其等。工商業務和企業銀行業務則會在相互聯繫的市場內集中拓展。

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方面,滙控管理曾指該業務去年稅前盈利95億美元,期望未來佔集團整體30至40%。

記者李培瑛倫敦報道

跨媒體地產網新居入伙 幾萬個精選樓盤 歡迎睇樓!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