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在反彈至23,000點附近後波幅開始明顯收窄,在業績高峰期過後,投資者們似乎不容易找到更好的主題,觀望氣氛日漸濃厚。由三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八日的反彈市中,港股成交金額減少至約758億元,較三月十四日至十八日的下跌市平均成交金額約875億元下降了約13.4%。
衍生工具市場的資金流亦明顯減少,截至周一日的五個交易日,流入窩輪的資金總額約為9,000萬元,而流入牛熊證的總資金額則約3,000萬元。
雖然如此,但市場並非完全沒有焦點。以過去五日的資金流來看,焦點主要在兩個方面:第一是股價急速波動(主要為下跌),第二是業績期臨近;前者的例子是騰訊(00700),後者的例子則為和黃(00013)。過去五個交易日,流入騰訊及和黃認購證的資金總額分別約5,839萬元及6,600萬元。兩者的部署特性都是傾向於價外而短期的,換言之,投資者只是對短期股價變動作出部署,對與錯、勝與負,短期內都會揭曉。
以和黃為例,昨日收報88.8元,過去五日最多資金吸納的認購證條款是今年五月份到期,行使價在98-100元之間,這類條款的認購證有效槓桿達到10倍之高(甚至更多),但時間值損耗也會很大。上述風險,希望每一位投資者都能好好理解及監控。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街貨量較高的認購證,在街貨持續增加時,發行商比較積極提供流通量供應,引伸波幅也維持穩定偏高(持續增長),到街貨達到一定水平且有下跌迹象時,流通量供應或有所轉變。與之交易的投資者亦頗有感受。在下認為,這也是衡量發行商素質以至決定下一次是否再投資的準則。
事實上,除了短期部署,不妨考慮中長期的趨勢,例如和黃作為自去年九月至今的強勢股,如看好其長期趨勢,可挑選長期貼價認購證,雖然有效槓桿未必很大,但在時間值損耗方面卻較小,適合長期部署。
亞太區認股證/牛熊證銷售部主管—美林亞太區股票結構性產品部董事 黃書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