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和市民,經九七至○三年樓價跌幅幾達七成之譜,無法不對樓市泡沫深具戒心。然而,雖然樓價可升可跌,狂跌如九七至○三年的情況應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當時狂跌的原因現已一清二楚:一是租置計劃賤售公屋使然;一是八萬五過分供應使然。
危險的樓市泡沫成因主要由三個因素所造成:一是過度借貸,如美國次按樓宇按揭貸款盲目貸給無力償還、兼且沒有付上起碼的首期的置業人士;二是外來資金湧入購房,而一時間房屋供應不足因而暴漲;三是過度建房。如九八至二○○○年間香港政策驅使,發展商建了大量房屋。又如在過度借貸推高房價後,發展商應價而速建,即如美國。
一般而言,沒有上述情況就不會出現危險的泡沫。樓價也不可能升至市民「負擔不了」的水平。
事實上,只要銀行不濫貸,即使供應短缺,樓價急升,升幅也必有個譜,不可能拋離購買力。試想如大家的收入都不過一萬幾千,沒有過分借貸、沒有外來資金,樓價縱使上升,也絕不可能「升逾市民的購買力」而有成交。
香港樓市九八年起暴跌主因是賤售公屋帶來的連鎖效應,筆者多篇文章已論證,茲不贅。因如今香港可有泡沫?香港沒有過分借貸,也沒有過分的建房,所以唯一使人憂慮的是外來資金的暴來暴去。現時雖然特區政府已停了購房移民的計劃,但內地客仍不少,其比重縱然不高,可是由於實力雄厚,仍有力推高樓價。如這些資金由於某些原因暴走,又如政府見樓價高企而刻意大量賣地提高過量的供應,都有機會造成泡沫爆破。
如政府多建居屋,而不是推動私樓大量供應,風險反而更小,因為居屋以本港合資格人口為對象,不會誘發更多資金湧入。相反,如果以壓價為目的大量推出私樓應付外來需求,一旦外來資金遇上風吹草動見勢色不對大舉撤資,反會更為危險。
筆者對於私樓,一向主張按成本效益推地建樓,而不主張以供應為手段、以壓價抬價為目的。認為價格應聽任市場決定。
現時息口低企、失業下降、通脹升溫,樓價上升是自然不過的事,毋須大驚小怪。但本港人口中,年輕一代收入和前景已大不如前,而公屋又厲行富戶政策,對居屋的需要比過往任何時間都更突出,重建居屋是讓市民安居樂業的重要一步,希望特區政府從善如流!
嶺南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何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