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得稅何需鬥低 培養優才添勝算

本港新一年度財政預算案的諮詢工作已經結束,各項與經濟發展及投資吸引力有關的議題,再度成為城中熱話。其中一個每年必會涉及的焦點,是本港應否調整公司利得稅,包括香港總商會、滙豐銀行、傳統基金會等,都建議港府應該趁現時財政充裕,有條件考慮減稅的機會還富於民,此舉亦可提高本港的競爭力。「減稅派」建議的減幅,由半個百分點至一點五個百分點不等,估計少收的稅款由二十多億至六十多億元不等。

至於另一派的建議,則認為可採取「以不變應萬變」對策,例如羅兵咸會計師行認為現有的利得稅和薪俸稅的稅率可維持不變,稅務學會更直指本港稅基狹窄,現時大部分政府財政收入均來自直接稅收,如稅基未有改善,貿然下調利得稅只會直接影響政府收入,港府根本無條件減利得稅率。香港現時利得稅率是百分之十六點五,環顧本區,已是一個極低水平;至於過去利得稅率曾超過百分之二十的新加坡,其利得稅率已降至百分之十七,與香港的差距進一步拉近。香港與競爭對手在低稅率方面的優勢,已經愈來愈小。

從競爭的角度看,稅率較低固然有一定優勢,但並不是決定性的條件,還要考慮其他因素,如經濟表現、政府效率、企業經營效率,以及基礎建設等。以愛爾蘭為例,當地的企業利得稅標準稅率是百分之十二點五,是全球最低之一,若稅率因素具有足夠影響力,愛爾蘭應該躋身全球最具投資吸引力的市場,實際情況顯然並非如此。

須知企業經營者選擇在一個地方投資,首要考慮的因素,必然是市場經營前景的好壞,有利可圖,企業才會進一步研究其他影響營運表現的實際因素。雖然香港在各項世界競爭力排名榜上均可名列前茅,值得留意的是,各商會及專業團體提出的預算案意見,不約而同指出,本港營商競爭力受到威脅,競爭優勢逐漸減少。即使連續十七年將香港選為全球經濟自由度最高地方的傳統基金會,亦不諱言新加坡的來勢甚勇,不排除明年會超越本港成為全球第一。

總商會對會員進行的調查亦顯示,本港商界普遍並不看好香港的競爭力前景,認為本港面對最大的挑戰,包括政府缺乏長期計劃、企業經營成本高,以及與來自對手的競爭加劇等等。調查報告所提出的觀點,其實並無新意,多年來不同界別的人士已指出問題所在,可惜港府對此繼續視而不見,沉醉於現有的成果,全無危機意識可言,並且搬出「大市場、小政府」的原則作為託辭,拒絕變動。

港府官員對本港經濟的發展定位,向來標榜要成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但在人才培訓、金融研究和創新方面的實力薄弱,與港府聲稱的發展方向極不相配,實在是一大敗筆。若想提高本港的競爭力,與其在稅制上動腦筋,不如認真考慮為本港制訂長遠的發展策略,培養優質人才,才可在新一輪的競爭中增添勝算,保持領先地位。

跨媒體地產網新居入伙 幾萬個精選樓盤 歡迎睇樓!

《on.cc東方互動》推出全新購物網站《生活購物》,大量賀年及婚禮用品3折起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