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幣回流無驚喜 槍口對外啱國策

本港人民幣存款愈來愈多,投資出路卻未見同步增加,難怪近日新推出的人民幣儲蓄保險,普遍不再以「高息」為賣點。這困局終於有望突破,來港出席論壇的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暗示,市場期待已久的小QFII,準備工作正在進行,獲開綠燈似乎只是時間問題。不過,就算「回流機制」真的能在短期內出台,規模也不會很大,市場甚至有必要對人民幣投資渠道的理解,來個一百八十度轉向,才能適應形勢發展。

尚福林昨天在亞洲金融論壇上指出,繼續推動把在香港籌集的人民幣資金返回內地投資的試點工作。此外,他亦支持內地企業來港發債,並且以H股公司先行先試發人債。市場同時傳出,很快便會有中資券商及基金獲得小QFII的試點資格,初期將被要求把籌集所得資金的最少八成投資於債券,包括內地證交所及銀行間債市。這些安排顯示內地對資金回流的態度,始終是以「穩陣」為主,不會有大驚喜。

如果能夠直接投資於內地債市,總比爭奪在港發行的低息人債好一些,的確多了出路。不過,以債券為主的投資組合,賺取的仍然是定息收入,回報高極有限,與不少投資者期望能直接買賣A股,有很大距離。另一方面,支持H股公司發人債亦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因為內地的重點企業尤其是國企,從來不缺錢,在內地發債也不困難,願意來港先行先試,不外乎是被人債的超低息吸引。如果真是這樣,便難望能為投資者帶來很高回報,只不過是吊一吊市場胃口,讓投資者不至於覺得沒有東西可買而已。

這些安排的背後,反映中央關心人民幣資金池的累積多於投資出路,不急於開放資金回流,因為拿人民幣到內地投資,等於從資金池抽水,與催谷離岸市場的目的背道而馳。從這個角度來看,資金回流機制的開放進度,將會遠遠落後於資金池的增長速度,小QFII與人民幣存款的規模相比,相信只會佔很小比例,投資人民幣的主要理由依然是等升值。

人民銀行上星期宣布准許內地企業以人民幣直接投資海外,市場估計將帶動本港的人民幣存款快速增長,同時也被視為開放資本帳的一大步,這是否有助於盡快打開資金回流的大門呢?答案是未必,因為今次開放資本帳的舉動,更像打開一道單向方、只出不進的大門,目的是鼓勵企業把人民幣拿到海外使用,並非把海外人民幣引導回內地。

在香港建立人民幣離岸市場,毫無疑問是要推動人民幣走向國際,希望更多企業或個人採用及持有人民幣。不過,種種迹象顯示,內地的策略是着眼於供給,即是向外大量輸出人民幣,由於東西方經濟表現強弱懸殊,歐美企業如果真的非常等錢使,又或想做中國的生意,唯一的選擇就是接納以人民幣做交易,正是形勢比人強,毋須以開放內地投資作招徠。換言之,在思考離岸人民幣的投資出路時,或許要來個急轉彎,槍口對外而非對內,券商及基金公司開發一些專門投資美國或歐洲企業的人民幣基金,相信更能迎合中央的政策口味,沒必要糾纏於回流機制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