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大道:量化寬鬆成敗未卜

聯儲局把短期利率降至零或接近零,意味它已無子彈可用;但彈盡還有茅招,「量化寬鬆」便是聯儲局「出茅招」之舉。QE的做法是聯儲局向市場購進政府債券,結果債券價格上升、固定的孳息相應下降,這意味後果是逼降長息,利率下降也促使銀行積極對企業和私人放款,以賺取較高利潤。如此這般,便會令經濟活動較前活躍。

不過,這只是理論上的推斷,聯儲局現在可能採用持續性量化寬鬆,便是因為有權購買所有市場上的美國債券,但這樣做有三點未知的後果。

低息誘發投機浪潮

第一:印太多鈔票可能帶來通脹預期;當然,銀行貸出這些資金令市場「流動性」大增才會引發通脹。○八年聯儲局創造一項新工具,即以「過剩儲備還息」,假使它有二厘息,銀行也許會滿足收息,而不在低於二厘息的聯邦基金市場借出。

第二:利息太低會使市場「閒資」及貸款流入各種投資市場,結果造成不正常投機浪潮,○二年/○四年的「次按風暴」便由此而生;如果用加息遏制投機本身,有若對白蟻窩投以炸彈,其造成的破壞甚於投機本身。因此,加強管制也許是阻遏過度投機的良法。但有效且少副作用的管制市場活動,談何容易。

第三:終有一天,聯儲局必須賣出所持有的債券,結果必然扯高長期利率,這對經濟肯定有消極影響,但影響多大,是未知數。

既然變數那麼多,黃金作為避險的角色無可淡化。

金榮財富管理首席基金經理 史理生(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

跨媒體地產網新居入伙 幾萬個精選樓盤 歡迎睇樓!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