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頻密緊縮 政策遲滯難到位

人行宣布下周二將部分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上調○點五個百分點,今次就存備率再出招,距上月十一日採取差別存備率僅一個月,而中間還在上月十九日,宣布加息四分之一厘,顯示人行緊縮動作頻密。日前,作為人行息率「風向標」的一年期央票利率突飆,已引起市場揣測短期可能加息。若然,又顯示了加存備率及加息,交替反覆使用,數量型及價格型工具齊出。

這情勢相對於較早前只用數量型工具,以及更早前的按兵不動,是一次顯著的升級。政策手段升級,是因為形勢已超乎尋常嚴峻,通脹作勢攀高,熱錢奪門湧入,貨幣政策在較長時間壓抑後,為勢所逼密集噴發。貨幣超發嚴重,通脹養虎成患,貨幣政策顯然未能防微杜漸,而是決堤求堵,以致現今的疲於應付。有官員指美聯儲次輪量化寬鬆(QE2)造成大量資金流入中國,內地貨幣超發相信主要是QE1,以及無法「斷流」的貿易順差製造的。

據專家計算,在危機衝擊下的去年,中國外儲增加了四千多億美元,僅此就增加了三萬億左右的人民幣投放。今年貿易順差增長放緩,但外儲及外匯佔款增長依然可觀。可見,即使沒有QE2,貨幣超發的風險已極度累積,貨幣政策未對此採取措施,其後政策基調雖由「寬鬆」轉為「適度寬鬆」,但還是寬鬆,在執行不到位之下,實際處於放任寬鬆的狀態。現時政策才急轉彎,貨幣工具空群而出,已有病急投醫意味,這是以往的政策麻木造成遲滯。

貨幣政策雖然數量型及價格型工具齊出,但重點還在於數量型工具,上調利率只會小幅上調,但上調存備率都採取較大幅度,借助數量型工具抽走資金,畢竟是切中貨幣超發要害的政策選擇。早前以差別存備率出招,一方面是要對中小型銀行網開一面,另一方面是對大銀行也區別對待。現在整體上調存備率,是要強化總量控制,今後若續須緊縮,仍有可能差別存備率,與整體存備率並用競相上調。

在對房地產較長時間的調控過程,房貸一直是政策的焦點,而銀行「不太聽話」屢屢違規,同監管機構玩「下有對策」的例子並不少見。撇開金融危機爆發浪擲四萬億元救市時,信貸狂潮難以節制不說,現在政策風向已轉向緊縮,上月新增貸款竟然達到五千八百億元左右,再超過當局所訂目標近千億元,顯示銀行經營以搶信貸規模為主導的方式未變。時近年終,瀕臨搶佔信貸規模的衝刺放水時點,央行上調存備率,也是把一群不聽話的孩子,先綁緊其手腳,免得惹事生非。

內地商業銀行這種狀態,令人懷疑銀行的風險內控甚為鬆弛,即使有緊縮的貨幣政策,能否得到忠實守信的執行仍然存有疑問。後金融危機時期,當局一直靠持續不間斷以行政指令、窗口指導、基層巡查,去約束各大銀行,卻始終未能杜絕超貸的風氣,顯見政策難以到位。政策回應形勢反應麻木,加上執行難到位,正是內地應付熱錢衝擊堪憂的要害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