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監管財匯局擴權

政府建議加強審計獨立監管,研究是否需要擴大財匯局權力,香港會計師公會(下稱公會)高度重視,已特別成立由行政會議成員李業廣任主席的審計改革委員會進行研究。消息指出,委員會已有初步共識,同意將審核會計師行(practice review)的責任應交給更獨立的機構,但公會傾向保留紀律處分及註冊會計師的權力。預計委員會今年底或明年初可提交方案予政府。

會計師公會行政總裁張智媛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委員會未有總結,亦未有方案提交政府,但承認委員會研究過,亦認同執業審核的責任應由更獨立的機構負責。

至於該機構是否就是財匯局,她就回應:「財匯局是一個獨立的機構,有執業審核的責任,都很自然。」

預計年底提交方案

但當執業審核的責任由公會交給另一機構後,如何做才最有效,這方面仍要討論。

例如實際運作方面,獨立機構的角色只是監察及標準制訂,執業審核的工序仍由公會進行(如一些海外國家的安排)?還是工序也轉移給獨立機構?以及相關的資金提供安排等問題,委員會仍要詳細研究。現時公會大約有12名合資格核數師進行執業審核的工作。

公會現正檢視海外對執業審核的做法,不同國家有不同做法,但基本上有關責任由獨立機構擁有,運作或工序就可由當地會計師組織或獨立機構進行。

被問及委員會何時可以完成報告,她即回應希望能夠盡快,預計今年底前或明年初便會提交方案予政府。

今年六月,公會特別成立委員會研究審計監管改革,並罕有邀請本身是會計師、亦是港交所(00388)前主席李業廣出任該委員會主席,副主席為公會前會長區嘯翔,委員會成員約十多名,至今已開了數次會。

冀接軌外國監管機構

現時會計公會集合紀律處分、審核及註冊會計師於一身,而調查上市公司核數師的權力就由財匯局負責。

鑑於國際上趨勢是有獨立的審計監管機構,財匯局早前已倡議討論,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亦多次表示,會計監管有改進的空間,其中的着眼點就是本港監管機構可與外國監管機構溝通及簽訂備忘錄,令本港會計師簽發的財務報告獲國際認同。

至於審計監管改革委員會初步傾向保留公會紀律的權力,有意見認為,雖然現時公會的紀律委員會外界監察已增加,但做法是當財匯局調查完成後,先由公會的理事會決定是交予紀律委員會,而並非直接將調查結果交予紀律委員會。

現時會計師公會主要職能

‧紀律懲處

‧執業審核

‧註冊

跨媒體地產網新居入伙 幾萬個精選樓盤 歡迎睇樓!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