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問題貸款2萬億

內地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貸款情況惹關注,不少投資者憂慮銀行要為此承擔很大風險。內地傳媒引述消息指,全國地方融資平台貸款清查基本上已經結束,結果顯示,截至六月底,地方融資平台貸款餘額達7.6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發現有問題的貸款有兩萬多宗,涉及貸款金額約2萬億元,比例超過四分之一。

專家:恐存隱性赤字

《中國證券報》指,據清查結果,第一類能夠依靠項目現金流償還本息的融資平台貸款規模,佔全部貸款餘額24%。第二類貸款是第一還款來源不足,必須依靠第二還款來源覆蓋本息的貸款,合共約4萬億元,佔比約50%;第三類貸款項目的借款主體及財政擔保不合規格,或償還貸款有嚴重風險,例如貸款挪用和貸款做資本金,佔比約26%。

內地專家認為,去年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及債務迅速增加,部分項目資本金很少,但槓桿很高,留下隱性赤字及債務負擔,造成財政結構風險。

這一類貸款的投放主力,多為政策性銀行及大型國有銀行,前者的貸款約佔平台貸款整體30%,大型國有銀行約佔40%,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共約佔26%。

於中期業績時,建行(00939)及中行(03988)分別披露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貸款餘額5,778億元及4,197億元,有銀行界人士指,現時商業銀行已按監管要求充分考慮貸款的潛在風險和預期損失,計提貸款損失準備撥備覆蓋率皆在200%以上。

中銀監紀委書記王華慶亦指出,地方融資平台貸款風險較大是有共識的,做好分類及撥備等工作十分重要,同時國際社會亦很關注,若處理不當,上市銀行及國際性銀行評級便會下降,直接影響海外融資成本,亦會影響中國銀行業的聲譽。

跨媒體地產網新居入伙 幾萬個精選樓盤 歡迎睇樓!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