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就人民幣國際化的「萬言書」,在本報連載刊出後,帶來市場的回響。人民幣國際化與香港的關連及商機所在,是決策者、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如何經營本港離岸市場地位,是關乎香港作為金融中心傲立於世的關鍵,特別是在大量引入內地金融資源的情況下,保持與內地的金融流通,又不失為擁有不同制度的金融中心,難免是中港當局共同的關注。
李小加回應香港最適合作人民幣離岸中心的課題,引用了一國、兩制、高度國際化這三大條件,三大條件所強調的中港兩地的關係模式,並不是中港兩地簡單的融合,或者香港被內地經濟所徹底同化,反而是兩者有效的區隔,保持香港體制的獨特。這不僅是香港參與國際競爭的需要,也是中央長遠金融戰略的需要,「若能在政治、經濟及地理上隔離兩個市場,才能真正有效進行風險控制。」隔離兩個市場的安排,還將大大打開中央金融決策的游刃空間。
可以理解,這裏所說的「兩個市場」,其實亦即兩地。以金融為核心產業的體系而言,中央真正需要的不是另一個上海,不是多一個隸轄於同一體制的內地都市。這個原則很重要,是香港政府處理香港與上海、香港與新加坡競爭與合作的前提。擺正了位置,就顯出了特色和方向,香港是香港,上海是上海,兩者就算交易機制、交易產品趨同,政治、法律制度終究不同,成為國際投資者不同選擇的歸宿。在這個利益所在的意義上,這種設計不僅五十年不變,五十年後也不變,對內地和香港都是有利無弊的事。
脫穎於金融監管機構的港府官員,用「既在國內,又在境外」形容香港的獨特地位,與李小加離岸及在岸的分野論,有殊途同歸的意味。問題是政府要將這種認知融入決策精神,在起勁地向內地要政策支持的時候,香港應當站在「既在國內,又在境外」的立場,調校能為國內也為境外所需要的角色定位,主動作出自身的努力。香港過去不就是以大陸與國際間充當中介橋樑的角色,打造成國際金融中心嗎?
如果香港今後的發展與內地全然同化,香港就失去其寶貴的價值,投資者選擇香港還不如直接選擇上海、深圳等城市,香港只有蛻化弱化一途。作為香港金融產業的對手,新加坡近年銳意發展私人銀行業務,邁向「亞洲瑞士」的模式,已吸引東南亞富豪理財的目光,成為越南這樣脫胎於共產政體的經濟,從中冒起的富豪資金「走出去」的靠泊港,甚至大陸的富豪、發達的內企也選新加坡設其「小金庫」。
上述現象也刺激起新加坡政府加速規劃,填海取地決心建可容納八百萬人口的都會,也邀歐美一流學府在當地辦學作育人才,邁向「亞洲瑞士」模式的金融中心目標,是有構想亦有行動。私人銀行業務是金融競爭的焦點,得財富即得金融版圖。新加坡現象提示香港的,正是獨特政法體制下的金融強體健身,體察這一特色,就不難領略李小加所提的一國、兩制、高度國際化三大條件,對香港發展國際金融中心的決定性的意義。這個理念化成中港當局的決策思維,則是兩地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