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商學院:譚偉明上位靠裝備

當大部分人認定成功在乎運氣,只有甚少人了解所謂的「幸運」,是只會留給為將來做好準備的人。由執業會計師轉投基金界,加入摩根資產管理只有十多年便當上行政總裁(CEO)的譚偉明,不怕懷才不遇,只怕沒準備好自己而白白錯失機會。多年來每逢遇到挫折,他都沒有放棄,因深信「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會計師轉行把握機遇

大學畢業後,譚偉明即加入會計界,由於經常接觸到上市公司客人,讓他對財務金融有所認識,加上發現自己對金融業更感興趣,便把握機會轉投基金界發展,加入摩根資產管理。

他最初會計工作,曾擔任地區財務總監(CFO)等職位,其後獲公司分派負責多個重要項目,如○四年回內地負責聯營公司「開發」工作,以及先後參與韓國、印度分公司成立等,現時則負責管理北亞區如香港、台灣、中國大陸等業務,公司給予機會確是毋庸置疑。

在摩根資產管理一做便是16年,確有令他留戀的原因。「如果說多年來沒有獵頭公司找我『跳槽』,你們亦不相信吧!每個國家擁有不同文化及語言,公司積極推行企業本地化,故各地分公司較少有外地人可『空降』較高職位,像韓國分公司就交由當地人管理,除了達到更有效管理外,員工事業軌道亦更清晰。」

他強調,要找尋與自己信念相同的公司十分重要,若不能適應公司文化,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幸運的是,自己的理念和公司相同,兩者同樣追求長線發展。「當10個同學負責一個報告,總會有意見分歧的時候,更何況工作的夥伴大多是由公司委派,若大家有相同信念,努力向目標進發,工作可事半功倍。」

進軍內地苦學普通話

中國經濟起飛,不少企業近年積極開拓內地市場,摩根資產管理亦不例外,現時在北京及深圳設有兩個辦事處,員工約有200人。

要打入內地市場,普通話就是一張通行證,譚偉明於○三年回內地負責聯營公司「開發」工作,但他說當時需要翻譯員的協助,才能與內地同事溝通,對此他感到非常尷尬。「不明白為何大家都是中國人,卻不能『直接』溝通對話。」回港後,他除了努力學習普通話外,亦明白要時刻為未來作好準備的重要性。

「30多年前,學校每星期有一堂普通話課,但當時我不夠前瞻性,沒有洞悉普通話在日後的重要性,便渾渾噩噩完成課程。若當時有珍惜這個學習機會,日後回內地工作便更得心應手。」他說。

着重實踐 後發先至

所謂「實踐重於理論」,他認為要「說得多、聽得多」,才可練成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早前與台灣同事合作,便利用工作機會,每天早上以長途電話致電當地同事,強迫自己說多些普通話,始終學習外語需倚賴日常生活的訓練。」他亦分享學習外語的小秘訣,到外地公幹或旅遊若有機會乘坐計程車,必會與司機閒談,除可訓練地道口音外,又可了解當地的生活文化,增廣見聞。

譚偉明印證「成功非僥倖」的道理,在理工學院(現為理工大學)修讀公司秘書及行政管理課程的他,從未做過秘書的工作,反而畢業後即加入羅兵咸會計師事務所擔任核數員,由於以非本科生入行,起步自然較別人遲。「別的同事早便完成會計師所需的考試,但自己沒有灰心,咬緊牙關半工讀去考取會計師執業牌,終用了一年半時間完成所有考試。」

投職前線Q&A

會面結束後,同學們獲安排參觀摩根投資理財中心,並由該公司兩位前線銷售人員作嚮導,她們亦以過來人身份與同學們分享入行心得及工作上的苦與樂。

羅:摩根資產管理投資顧問

羅淑嵐(Karina)

黃:摩根資產管理基金服務部客戶服務經理

黃詠詩(Chrissy)

Q:為何選擇基金銷售的工作?你們的具體工作是甚麼?

羅:我和Chrissy都是科大畢業生,畢業後希望從事金融業,由於喜歡與人溝通,故選擇這份前線工作。我們日常工作需與客人接觸,替他們解決任何疑難,同時亦要洞悉市場發展。記得金融海嘯時,有不少客人擔心投資基金的表現,我們便要向他們細心解釋市場情況,因此從事銷售工作的人,其EQ(情緒智商)要求也會較高。

Q:你們讀大學的時候如何裝備自己?

黃:我在暑假時曾於招行南京分公司實習,由於實習時間甚短,所學的東西不多,但卻學懂如何與同事相處,在日後見工時亦有不少幫助。至於Karina,她於北京CCTV(中央電視台)實習,雖然與金融沒有直接關係,但卻能提升說話技巧,有助日後的銷售工作。

Q:若有意加入貴公司,面試時要注意甚麼?

黃:我們經過3至4次面試才成功獲聘,面試前要先了解工作性質、公司背景等。由於我們是基金公司,要了解各基金特點及市場情況,面試時做回自己,向僱主表現熱誠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