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GDP增10.3%驟緩

中國國家統計局昨公布,今年上半年境內生產總值(GDP)年增率11.1%,比去年同期加快3.7個百分點,第二季GDP年增率為10.3%,較首季下滑1.6個百分點。由於工業增加值升幅明顯放緩至六月的13.7%,市場料第三及第四季經濟會進一步放緩。該局發言人盛來運說,二季度經濟增速仍然很高,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主要受去年基數與部分宏調政策影響,但就符合宏調期望,並有助防止經濟由偏快轉化為過熱。

統計局公布的宏觀經濟數據,大多符合市場預測。即使下半年經濟增速很可能出現逐季下滑,但市場普遍認為,中國不會出現經濟二次衰退,而且下半年加息的可能性亦降低。

中信銀行國際高級副總裁兼中國業務首席經濟師廖群表示,中國下半年經濟增長放緩是一個趨勢。他預計第三季GDP年增率約9.6%,第四季甚至降到9%以下的8.8%,然而全年GDP增速仍高達10.1%。他直指「這是市場與政府都可以接受的水平」。

他又說,在放緩的趨勢下,政府並沒必要再採取進一步收緊或打壓措施,當局很可能將加息的時間延至第四季或明年以後。清華大學教授兼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亦指,上半年宏觀經濟數據下滑完全符預期,就算下半年單季GDP增速降到9%以下,也不會感到驚訝。

警惕外圍複雜多變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分析,短期內經濟不會出現明顯轉勢。即使經濟增速逐季減緩,全年增長9%至10%,仍是穩定增長,故下半年宏調政策的大方向不會改變,更不會推出第二輪刺激政策。

全球經濟復甦緩慢,歐債危機還在蔓延,但上半年中國經濟還是保持了高增長、高就業、低通脹的形勢。盛來運強調,當前還要高度注意國際經濟環境的複雜多變。

面對經濟增長放緩,不少地方都要求緩和房地產調控,否則難保持續性增長。盛來運說,房地產調控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還沒有顯現出來,因為上半年房產投資增長率仍達38.1%。

正因如此,樓市調控措施亦成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大不確定因素。廖群指出,調控政策對經濟有多大影響,第二季的數字還沒反映出來。現在無法預測措施會持續多久,如果一直到明年,到時樓市冷卻,影響就會全面擴大,包括水泥、建材等多個行業都會受到波及。

陶冬估樓價再跌20%

瑞信董事總經理兼亞洲區首席分析師陶冬亦指出,由於預期內地經濟放緩,地產發展商持有不少存貨,資金鏈將出現緊絀,今年第四季樓價或會下跌15%至20%。他又預計,下半年出口將持續反彈,因此相信內地政府對經濟採取觀望態度,未來不會有新的調控政策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