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Money:科技股基金勢頭看俏

沒有電腦,沒有iPhone,沒有iPod……生活會變成怎樣?不知不覺,科技產品已一點一滴地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愈多科技股亦由「概念」演化為「實業」。究竟科技股前景如何?想投資跨國科技企業又有何選擇?

美國科技企業近年業績相當不俗,Google首季純利便升37%,而蘋果公司更是冠絕同儕,最新季度盈利約240億港元,增長幅度達90%,超越市場預期。亮麗的業績主要是來自源源不絕地推出的新產品,且銷售成績超出預期,其中iPhone全球累售逾5,000萬部,單是最近一季便賣出875萬部,強勁的市場需求為該公司帶來厚利。

技術提升成本降

亨德森資產管理(前稱宏信環球投資)科技投資總監奧葛曼(Stuart O’Gorman)認為,現今的科技發展,可用摩爾定律(Moorie’s Law)解釋,集成電路(IC)技術以直線提升,令科技產品能夠提高性能之餘,成本亦得以減少。「生產iPhone的邊際報酬比70年代時生產walkman更高,因為它的技術更難被複製,而且門檻亦較過往較高,為大型科技企帶來優勢。」他說。事實上,iPad推出不足一個月已火速賣出100萬部,成功延續了大型科技企業的品牌效應。

美科技股估值吸引

由於受到經濟不景氣影響,過去5年,美國企業為了緊縮開支,大幅削減在科技方面的支出。但奧葛曼相信,隨着當地經濟環境改善,企業將出現「換機潮」,亦帶起其他電腦產品的需求。他續指,個人電腦和科技產品相關支出亦日漸上升,由於微軟不斷推出新的Windows軟件,舊款電腦因格式不支援而被淘汰,相信在二○一三年或之前仍會出現大型「換機潮」。而且,科技企業尚未有供過於求或產能過剩的問題出現,故此他對之前景樂觀。

奧葛曼指出,現時美國科技股的估值非常低廉,市盈率甚至已接近歷來最低水平,目前的估值仍然吸引,且科技股與大市的相關性相對較低,其系數(BETA)亦只有0.86,其中去年初全球大跌市中,科技股卻沒有大跌,全年股價表現甚至跑贏多個世界性指數。另外,截至三月底,美國科技類股份的淨現金平均達到總市值的9%,為所有美股類別中最高。美國科技企業擁有較好的資產負債表,尤其高流動現金和低負債水平,均令它們較有力量抵禦危機。

行業單一風險高

強勁的現金流亦令大型科技企業輕鬆地進行收購活動,收購市場上的競爭者,從而鞏固自身的市場地位。如甲骨文和微軟等多間大型科技品牌亦進行收購活動。

市面上的環球科技基金多以美國作為主要投資地區,以亨德森的環球科技基金為例,美國佔其投資的80.2%。5大持股中,包括蘋果公司、微軟、Google、英特爾等巨企。三年累計表現亦跑贏基準指數12.3%,一年回報亦達41%以上,表現不俗。然而,科技基金作為單一行業基金,風險相對多元化基金可能較大,以宏信環球科技基金為例,去年大升逾60%,但○八年也隨大市急跌,全年下跌近43%。

收益支出=資本支出?

收益支出與資本支出皆為企業的支出。收益支出(Revenue Expenditure)屬經常性支出,如水費及電費等,這些費用會於同一個會計年度入帳。相反,資本支出(Capital Expenditure)為較長期及非經常的支出,如增置機器及擴充廠房等,金額較大,並對企業營運有較長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