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書己見:發行商如何面對逆境

今天,在下想借着這個小格子,與大家分享一點點關於我們的喜悅,同時在上周談完發行商的營運模式的前提下,再與大家談談我們的經營之道。當然,了解這些對閣下挑選好的產品也是有幫助,在下寫這篇文章時是沒有太多自吹自擂的成分的,但如果給你的感覺如是,也只能請你多多包涵。

靠意志做好本分

要說的喜悅是:在下於○八年四月加盟美林,為公司建立窩輪/牛熊證業務,在經過大約兩年時間的努力、奮鬥後,截至一○年三月五日,按窩輪總街貨計,我們成功由當初排名第十七位,躍升至今天的第一位,約佔市場份額的14.7%。大家應該知道,在香港,現時活躍的窩輪發行商接近二十家,競爭的激烈不難想像。

在競爭本已激烈非常的客觀環境中,我們作為後來者(正如上述,於○八年年中重新啟動窩輪業務),所處位置可以說是更形遜色,但不得不告訴你,這還不是最差的。最差的是我們業務開始不久遇上金融海嘯,由內部到外部面臨的壓力非同小可,記得那個時候要爭取公司給予合理資源作發展已不容易。當時在下一直把自己比喻成「哀兵」,可以說最強的只剩下意志了,也就是堅持做好的本分。

堅持做好本分,是一句說出來極容易,做起來十分困難的事情。這句子有兩個意思,一個堅持,另一個是做好本分。甚麼叫做好本分呢?作為發行商,面對投資者,我們有兩個基本責任,首先是提供良好(具競爭力)的產品,不是甚麼都發行,只是在自己風險控制能管理好的前提下發行產品,切合市場需求之餘,不至於要犧牲別人(投資者)利益來維持經營。其次是做好流通量供應,買、賣差價、深度,價格敏感度,以至於引伸波幅調整的幅度及頻率等等均是考慮之列。

已培養憂患意識

在兩個基本責任完成後,在下經常想的是怎樣才能再做好一些呢?而這個就是堅持,只有持續不斷的堅持,才能把客觀的不利慢慢轉變過來,而兩年就是這個慢慢所需的時間吧,在下看來,已是快得驚人了。

今天,再用「哀兵」來形容自己似乎有點過分,但這種心態也是不會徹底改變的。由小到大,在下所接受的理念就那麼幾個,第一是人生無常,甚麼事情都會改變,今天有的不代表明天還會有;第二則是很早已培養出來的憂患意識,就是所謂的「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希望這篇小分享能為大家帶來多少啟發吧,不論是投資場上還是人生上的各種境遇。

本資料由Merrill Lynch & International Co., C.V.刊發。Copyright 2010 Merrill Lynch & Co., Inc. 本資料僅供參考。

香港認股證銷售部主管——

美林亞太區股票結構性產品部副總裁 黃書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