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上周提過幾個投資牛熊證之風險,本周再續。於買賣牛熊證前,投資者一定要留意市場供求、並要留心當正股現價接近收回價時牛熊證的交易狀況。另外,投資者亦需要注意發行商風險。
愈近收回價愈波動
市場供求方面,牛熊證於交易所公開買賣,其實際價格最終也由市場供求力量決定。當個別牛熊證受到市場熱烈追捧,其價格可能被推高至偏離理論價值。反之當需求回落,甚至出現沽售潮時,該牛熊證的價格有可能被推低至低於理論值。投資者亦應留意牛熊證次級市場可能有限,即指定流通量提供者是於交易所唯一的報價方。
當正股現價接近收回價時牛熊證的交易狀況,當正股現價接近收回價時,由於強制收回事件可能隨時發生,導致牛熊證之價格亦因此變得波動,而其差價亦可能變大。
發行商風險方面,牛熊證屬於無抵押的投資產品。投資者如買入牛熊證等於信賴牛熊證發行商,牛熊證條款本身並未賦予投資者任何對正股的權益。因此,投資者不能忽略發行商的信貸狀況。這些資料在港交所(00388)網頁或上市文件內都有披露。再者,不同發行商的售後服務和提供流通量及報價的質素不同,投資者宜細心比較不同發行商就以上數點的表現。
本欄內容並不構成買賣建議、邀請、要約或游說。過往表現並不反映將來表現。結構性產品價格可急升或急跌,另牛熊證備有強制贖回機制可能被提早終止,投資者或蒙受全盤損失。資料由黃紹良(作為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之持牌人)代表Barclays Bank PLC(「巴克萊」)編纂。筆者並未持有文章提及之結構性產品或相關資產。
巴克萊資本亞太區股票及基金結構市場推廣主管 黃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