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查詢股票編號

股博士隨筆:恩利估值有機提升

經營冷凍魚銷售的太平洋恩利(01174),兩家附屬已公布截至十二月二十八日的首季度業績,由於附屬公司佔其盈利超過一半,故對恩利首季度的業績亦有啟示。

先說中漁集團,自獲得智利捕魚配額後,投資者均期待對中漁業績有所裨益。結果中漁淨利潤上升12.5%,毛利升達32.2%。拖網業務收入增長18.2%,集團解釋乃動用上一季度未動用之捕撈配額,令捕撈量增加所致;集團在南太平洋的捕撈船隊將於三至十月展開首個捕撈季節,並已獲合約今年按每噸1,060美元供應20萬公噸竹筴魚,另北太平洋拖網業務的可撈總量可期增加13.5%。由此預期,拖網業務在下半年度可取得收成。

較詭異的是魚粉業務銷售量由3.28萬公噸劇減至6,200公噸,集團解釋是補充存貨所致。同時魚粉價格隨飼料價格急升,令人懷疑是否「囤積居奇」策略?

魚粉業務貢獻料增

集團稱已訂約按每公噸1,415美元出售5.45萬公噸魚粉,而去年平均售價則約每公噸900美元。按此價值計算,魚粉業務在未來季度的貢獻將顯著提升。

集團用經營數據來表達對前景的樂觀,但負債數據卻未能為投資者釋疑。恩利管理層曾表示,集團的負債比率雖然看來偏高,但與同業相比其實尚很低。結果,現時負債比率進一步上升,中漁由84.3%升至92.9%,恩利資源雖然去年已供股集資,但仍由72.1%升至75.4%。

不過,基於去年全球利率低企,令集團的利息支出反而降低;但今年多國有加息的機會,故負債比率過高仍會限制恩利的股價表現。系內公司為減債各施各法,太平洋恩利及恩利資源去年供股,前者將派發紅利認股證,中漁計劃在奧斯陸第二上市。

恩利資源首季度盈利上升15.2%,但篇幅所限,供應鏈和加工業務暫且不談,由於本年度業績料向好,減債落實的話,有機會提升估值。

D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