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蓋特納敢誇口美國不存在債務信用降級的風險,理據是,當全球擔憂經濟穩定時,投資者都會買入美元和美國公債等計價資產避險。言外之意,全球最受歡迎的債務資產失去最佳評級,只會是評級機構自討沒趣。有分析指出,美元強勢已去純屬假象,反而認為美元兌十國集團一籃子貨幣,過去三十五年累計升值約百分之三。從中顯示美元與經濟及財赤的悖論,儘管美國經濟憂患頗多、財赤嚴重,其貨幣卻擁有強勢地位。
美元的強勢地位並非虛有其表,一方面它是市場的選擇,表現為當股市、期貨市場、大宗商品均調整時,資金選擇流向美元;另一方面美國匯率政策的運籌超出市場想像,牢牢抓住「信心」及「心理」,隨心所欲地借調控匯市獲得吸引投資優勢。美元強勢不是借助實質經濟為背景,或者僅從財政表現獲得支撐,反而更多是發達的金融市場,以及成熟的金融操作達致的。
這種實力造成美元得到不平等的「優待」,哪怕歐洲傳統強國的德國和法國,預算赤字佔GDP分別為百分之五點五及八點二,雖然超標仍要比美國強,但市場質疑德、法,卻多於美國。投資者買的是美國主宰金融的實力,且看美國財赤稱最,但美元最強;華府濫印美鈔,美國的通脹卻不高,世界哪個國家可以如此?因此比對這種現象,中國要作出現實的思考。
其一,GDP強並非等同國力強。美國GDP增速難望中國項背,但美國吸納投資的能量無可匹敵,中國雖擁有美國最大債主的耀眼名銜,但並不能令中國有驕人感覺,反而因為墮入「美債陷阱」進退維谷,被迫替美元「抬轎」,捧熱美元資產。顯示欲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並將其做強,中國需要像美國那樣,擁有發達的金融市場和成熟的金融操作。
其二,信心需要良好的政策和執行力。中國領導人倡導「信心比黃金重要」,國家用金錢擲出信心,但也擲出了資產泡沫,然後對資產泡沫調控政策技窮,執行力事倍功半。這同美國的運籌不能同日而語;當然美元擁有國際霸權,其運籌不無以損人利己為依歸,這是中國不能效法的,但用龐大金錢救市,預計其後遺及負面作用,而力加避險卻是需要及可以做得較好的,相反政策顧此失彼鑄成失誤。
美國金融操作成熟,政策講究實用性,會因應經濟情況,如華府誓言要拓展出口、振興就業,美元恐怕會游走於強勢、弱勢之間,按其所需行事。值得注意的是,美元今輪反彈與中國收緊流動性近乎同步,又藉催谷起退市的恐懼心理,使之成為推送美元爬升的助力,顯示全球無反制美元霸權的共識,反而追隨美元起舞,正是當前的國際現實,亦使美元更有恃無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