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查詢股票編號

滬建免稅港勢衝擊本港

上海與本港的競爭進一步加劇,除了發展為第二個金融中心外,在二○二○年將會建成免稅自由港,並提升成為國際航運中心,具體措施已開始落實,長遠可能吸引長三角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居民蜂擁到上海消費,威脅本港的自由港和購物天堂的地位。

整合保稅區提升競爭

上海市計劃透過「三港三區」將上海搭建為區內航運、空運樞紐,其中三區是指外高橋保稅區、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洋山保稅區,並將之統一由新成立的上海綜合保稅區管理委員會管理。三區之內分別有高橋港、浦東國際機場、洋山港三個港口,這些港口之間的貨運競爭激烈,亦缺乏有效的資源整合,因此當局期望透過改善體制、政策、監管、功能等各方面,以提高競爭力。

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市發改委研究院院長肖林早前已明確指出將該區發展分為三個階段,首先在未來1年開始落實中資外籍船舶特案減免稅政策、推進企業設離岸帳戶試點、啟運港退稅政策等措施;第二階段是由二○一一年至二○一五年,聚焦洋山保稅港區,拓展「三港三區」,北外灘、陸家嘴、臨港新城等航運服務集聚區。由二○一六年至二○二○年,形成符合國際慣例的自由港功能和制度。部分措施早已開始推行,如在五月開始至今,減免相關營業稅收四千多萬元人民幣。

港份額流失大勢所趨

渣打銀行香港經濟師黃國璋認為,無論上海是否成為國際航運中心,本港出口、轉口市場所佔份額的流失已是大勢所趨,但他強調上海主攻內地市場,而香港則針對世界、南中國的市場,故他相信上海的發展計劃對本港整體經濟影響不大,因上海並非蠶食本港原有市場份額,只是創造更多新需求。

香港工業商會副主席劉展灝亦認為對廠商的影響有限,反而對運輸、物流業可能有較大影響。他認為,一個物流中心未必足夠,港滬其實可以「各有各做」。因上海重點是針對江、浙一帶的物流、出口生意,反而本港與深圳鹽田港的競爭更大。他強調本港廠商不能故步自封,亦不應單靠政府措施。事實上,港商正透過轉型,如生產附加價值較高的產品,以及拓展其他新興市場等,藉以提升港商的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