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查詢股票編號

內地數據淡化風險 增長藏殺機

經濟兩條主軸:一是復甦與增長;二是風險與危機。中國早就宣稱全年保八無疑問,復甦與增長在握,其數據的關注度降低;反而通脹數據處於轉角位,備受關注。十一月CPI負轉正,同比漲百分之○點六,以剛轉勢的升幅來看微不足道,但考慮到內地貨幣供應的實情,包括新增貸款的可觀,以及 與 的走高,隱見通脹身影,是海外對內地經濟風險憂慮所在。

內地官方力指尚無通脹之憂,但無法使市場釋懷。一方面是關乎數據失真的爭議,連發改委都承認物價與居民感受的不一致,實際上資產價格大漲,已經影響到服務業的價格,但房地產價格和服務業價格在CPI的權重不高,難免導致與真實通脹脫節;另一方面內地歷史經驗指出,出現百分之二十以上漲幅,隨後六個月皆有高通脹伴隨,比照現時的相關數據,無疑「山雨欲來」。官方宣稱無通脹,甚至無通脹預期令人難信服。

內地與海外判斷的差異,海外不能迷信數據,也不能以其準則去看中國的經濟優劣。譬如,對經濟增長速率保八,是國際認為了不起的增長速度,但在中國就不然。為甚麼提保八?中國的經驗顯示,增長要保七或八,才能達到基本民生要求。同樣,中央訂定CPI警戒線是百分之三至五,放到經濟現實解讀,只要不超乎這一標準,就不叫做風險「通脹」,同歐美的指標不可同日而語。

由此比照官方的說法,說明概念準則的差異,讓海外對決策者的判斷深感難明,明白這種差異就彼此接近些。此外,海外對通脹的對策習慣是央行加息,正因如此,海外對內地明年的加息預期蜂起,不同的只在於是加一次或兩次,是早在上半年還是下半年。坦白說,海外專家可能跌碎眼鏡。首先是官方不認為通脹到來,如果官方認為CPI漲逾百分之五才算通脹降臨,明年能否去到這個高度須考慮。

另外,內地政策手段的國情,也是海外疏忽的。早前有官員評論海外加息遏信貸的建議時,談到加息遏貸的效用不彰,因為內地企業不會見加息而不敢借貸,只求錢到手再高的利率都敢貸,日後還得了還不了一於少理,大不了還有破產清算,擔驚受怕的只求銀行及政府。這種情況歷來非鮮見。事實上,內地歷來也並非靠控制貨幣供應調整物價的,一般是採用行政手段來控制物價,因此通脹循環起伏就關乎價格從未理順;長期處於非市場化扭曲狀態。日後對付通脹,亦將不會列加息為第一考慮,更可能待行政手段技窮才輔以加息。

由於國情、數據準則與海外差異,不能用完善市場化的準則和決策去推斷內地的政策取向。如此一來,內地其後的發展,將是更大的風險累積延宕,形成危機的過程拉長,最終就難免總清算式的爆煲。其實,在保八表象掩蓋下,經濟增長模式還原,以及資產價格與實體經濟的脫節、樓市泡沫與調控的受制,及內需與收入兩極化的背向,經濟中失衡的現象在不斷蔓延、深化,當經濟去到發展瓶頸時,所有問題有機會集中爆發,當前國情因素淡化數據對風險的演繹,若然麻痹決策的警覺性,殺機隨時掩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