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股價號碼: 

G20會前喊話 明爭暗鬥露端倪

美國財長蓋特納二十國峰會(G20)前喊話,肯定G20所推措施結束衰退的作用,但認為目前未到退市的時候。這觀點並無新意。歐洲的主張不出其右,更明確提出要協調退市策略,換言之,對退市問題G20要體現兩層要旨,一是肯定未到實施退市時候,二是即使要退市也要協調行動。歐盟極力主張列為G20議題之一,但德國持異議。此外,各國對此持異議的可能性並不大。

全球範圍存在兩大現實,使各國趨於一致:其一,雙底型衰退風險未排除。目前對全球經濟的準確評估,應以見底或最壞時刻過去為共識,而復甦形勢仍參差,有的綠芽已冒,有的尚在萌動狀態,意味着經濟走向尚未穩定,一旦過早實施退市,對已呈復甦萌芽,還是未見萌芽的經濟體,都有將經濟打回原形的風險,誰都不希望冒上這樣的風險,已成為央行一致立場。

其二,貨幣政策有各取所需的傾向。雖然全球主流貨幣政策,都在維繫低息或零息政策,避免打擊復甦的勢頭,但亦出現了激進的加息或負利率貨幣政策。例如,以色列甘冒「天下之大不韙」加息,以及瑞典實施罕見的存款準備金支付負利率。情況顯示,各國具體現實差異,出現不同政策取向,透過全球協調把不同政策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確有必要。

歐洲就是一個經濟極參差的地區,德國及法國復甦已經開始,英國、西班牙、意大利等歐元區成員國,年內結束衰退的機會不大,歐洲一些新興市場恐怕仍在水深火熱中,典型地顯示既存在重返衰退的風險,也存在加強政策協調的必要。歐洲這種複雜局面,希望得到國際的協同,而不是衝擊,會透過對G20的期望反映出來。

然而,利益之爭同樣掩蓋在立場協調之下。例如,歐洲力主列入金融業限薪的議題就比較微妙。法、德、英都要求限制銀行薪酬,但同時強調二十國必須聯手行動,否則不會單方面執行。當中,法國是強硬派,提出了嚴格的具體方案,而英國雖然附和,但沒有具體的做法提出。有分析指出,英國其實並不希望過分限制銀行薪酬,因為可能導致稅收減少。

法、德、英的倡議,如何得到美國響應尚未可知。美國是銀行薪酬貪婪最離譜的國家,華府雖然有發聲譴責,但似乎也默許銀行的「越軌」。潛在的原因除了像英國那樣顧忌稅收,還涉及金融在國際間的人才競爭,英、美都擁有頂尖的金融中心,維繫薪酬優勢是人才資源的保障。有人想保,有人想搶,於是出現銀行限制薪酬,要麼大家一齊做,要麼誰都不做的態度。以這個底蘊去看對金融施加監管的改革,無疑異曲同工,擁有金融優勢的國家,不想遷就弱勢國家把自身的金融綁緊。

政策協調求同存異,需要時間磨合,而監管謀求一致行動,涉及利益的得失,並不容易彼此扯得合。尤其在危機的壓力,明顯比之前的G20會議時大大減輕,緊迫性也大大降低,談判桌上的妥協難度勢必增加。G20會前熱身,一方面不想觸及太尖銳、敏感的監管改革話題,另一方面求同存異也難免更為體現利益之爭。像以往一樣,台上握手、台下暗鬥仍然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