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價入帳畢竟是正在運作的制度,要改變就不可避免掀起爭拗,圍繞市價入帳出現的爭拗,很明顯,維護的一方以會計界為主要陣營,挑戰的一方是銀行、企業,但它們的訴求明顯得到國會議員力撐。當中,維護的理據是居於正統的、規範的地位;挑戰的理據也是合理的、必要的訴求。就像金融海嘯後,許多自由市場原則行不通一樣,市價入帳面對的情勢相似。
因應巨額的撇帳已成為金融機構不能承受的重壓,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去年十月修訂規例,容許毋須將手上非衍生金融資產即時按市值入帳,目的是減輕銀行資產市值大跌,而要集資滿足監管要求。規例的修訂凸顯了救市的動機,這同現行的政府注資、甚至「國有化」,是異曲同工的措施,換言之,有時秉持正統、規範的機制,在危機當前未必合時宜,體現靈活性已成為市場監管要義。
市價入帳予以放鬆以後,也不是意味着可以將資產「黑箱」運作,任由銀行或企業隨意的報大數或報細數。要增加靈活性,又要避免出現上述情況,一是要投資者明確發生的變化,知道得到的財務數據依據何種準則;二是對銀行或企業的監管不能缺位。目的在於一方面保證充分的訊息披露,另一方面防止就入帳作弊。
美國財長蓋特納在其改革金融監管的構思中,推動增加市價入帳彈性的同時,建議增設一個專責監管部門,保證金融機構守規矩。很難排除建議有為聯儲局或財政部擴權鋪路的動機,但值得重視的是,當機制增加彈性的同時,監管增加硬性,這是市場機制互動及不容偏廢的兩個方面,只有這兩方面配合暢順,才是對市場最有利的,足以持續的機制。
其實講到底,市價入帳終究不過是資產帳面市價,只要不變現,項目價值就是紙上數字,需要投資者理性的權衡。一旦市價入帳增加彈性後,又容許銀行及企業自行靈活採用,則會造成混亂。因為在單一市場內,存在不同的入帳準則,無疑增加業績比較的難度,造成投資者的不便。香港可能正面對這種局面,因此對於改變市價入帳,不能視為銀行及企業同會計界之間,兩方面拗數擺平的事,監管當局可以袖手旁觀不作為。
會計界力撐市價入帳不必放鬆,拋出了充分的理據,許多正常市況奉行的原則,都在金融海嘯中經干預之手變色。儘管這樣,並不意味着這個○五年啟動的會計制度已遭到摒棄。目前的放鬆可能是權宜的選擇,金融危機過去,市價入帳會重歸主事地位。但從當前的爭議及實踐,會計界應作出切合市場現實的檢討,市價入帳機制難說全無需要完善的空間。
當前對市價入帳的放鬆,是基於在去槓桿化的市況,市價入帳產生劣化資產帳的拖累作用。這個作用的反向思考是,當處於大牛市的泡沫化市況時,市價入帳產生的,又會否是美化資產帳的推動作用,亦即成為泡沫市況的助推器?如果市價入帳作為規範的正統機制,監管機構及操作機制的會計界,都應正視將其完善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