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加入遏華大軍 華反制毋須手軟

繼英國皇家海軍航空母艦伊利沙白女王號穿越南海後,德國海軍護衞艦巴伐利亞號本周一亦出發前往西太平洋海域,時隔20年後再次通過南海。有分析指,德國考慮到中國是最重要貿易夥伴,將在安全與經濟利益之間尋求平衡,預計巴伐利亞號將在正常貿易航道上航行,不會穿越台灣海峽。

儘管如此,德國官員對外的公開表態卻是相當強硬,強調德方不會接受中方對南海的領土主張。很明顯,德國所謂「在安全與經濟利益之間尋求平衡」,說穿了無非是「兩邊通吃」,既要賺中國人的錢,也要繼續緊抱山姆大叔大腿,維持所謂「民主國家」的優越感。

別看德國對華態度較為理性務實,總理默克爾甚至三不五時向美國人嗆聲,但與其說這些話是說給中國聽,不如說是向華府施壓,爭取對方更多讓步。默克爾早前跟美國總統拜登會面,獲後者在「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問題上開綠燈,問題是「出來混遲早要還」,德國加入在南海攪局的西方陣營,便是以實際行動向美國投桃報李。

中國領海 不容入侵

在對華立場上走「兩面派」路線,平日好話說盡,但美國吹雞時卻立即「跪低」,德國是這樣,英國、法國甚至新西蘭等概莫能外,這些國家無非抱着一種僥倖心態,以為中國只會向澳洲等緊跟美國的反華「爛頭蟀」開刀,無暇對付它們。因此,北京是時候正告這些國家,中國人不僅不吃這一套,手上也有很多反制的牌可打。

中國可以禁止澳洲龍蝦入口,令當地業界叫苦連天,同樣道理,可以禁止德國汽車入口。眾所周知,德國汽車工業對中國依賴甚深,不僅是最大的增長來源,也是保持該國豪華車市場主導地位的關鍵。正如大眾汽車CEO迪斯指出,如果該公司撤出中國,他們在德國的兩萬名開發工程師,立即有一半失業,中國大可禁止德國汽車進口一至兩年,以觀後效。與此同時,限制法國的紅酒、名牌、化妝品以至奢侈品等輸入中國,不愁高盧雄雞不低頭。一句話︰凡無理入侵中國領海者,不管是南海抑或東海,也不管是甚麼國家,一律要有被「迎頭痛擊」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