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翻薩達姆促成IS崛起 中東局勢動盪至今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喬治布殊政府在2001年911恐襲後發動反恐戰爭,2003年3月20日以打擊恐怖主義和取締大殺傷力武器為由,派兵攻打伊拉克,開展一場長達18年的消耗戰,中東局勢動盪至今,如同「爛攤子」。去年一份報告顯示,美國打這場伊拉克戰爭如同「燒銀紙」,總開支高達兩萬億美元(約15.6萬億港元)。

耗費15.6萬億 派系衝突不斷

當年,美國人認為華府出兵伊拉克出師有名,可震懾中東各國,同時借推翻伊拉克獨裁者薩達姆推廣民主。薩達姆倒台後,伊拉克出現政治真空,美國試圖扶植親西方政府上台,但多年來地方勢力各自為政,宗教教派衝突不斷,反美情緒持續高漲,更促成回教極端主義組織「伊斯蘭國」(IS)崛起。

2011年,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讓美軍完全撤出伊拉克。2014年,奧巴馬決定重派部隊到伊拉克,主要目的是打擊當時非常活躍的IS。近年,駐伊拉克美軍屢遭親伊朗民兵襲擊,前總統特朗普去年更下令在伊拉克境內擊殺伊朗革命衞隊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險觸發第三次波斯灣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