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國家盃曲終人散,卻引發種族歧視的餘波。3名在互射12碼中宴客的英格蘭球員拉舒福特、查頓辛祖和布卡約沙卡慘成「國家罪人」,不少球迷更針對他們的非裔身份,作出涉及種族的攻擊。一名網友在布卡約沙卡的社交網站裏評論說:「滾出我的國家」,儘管對方其實在倫敦出生,是正宗的英國人。
英格蘭足總忙不迭撲火,發表聲明「譴責所有形式的歧視行為」,呼籲社交媒體禁制這類人,並提供足以向他們提出起訴的證據。首相約翰遜亦公開發聲,強調球隊應獲得尊重和掌聲,種族歧視者應為其行為感到羞恥。
然而譴責歸譴責,英國足壇的種族歧視問題卻是難以根治的頑疾,三不五時便有球迷向比賽中的非裔球員發出帶有種族主義性質的辱罵。反歧視團體2018年公布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英國四個級別足球聯賽中,包括種族主義在內的各類歧視事件增加了近四成,而如果計及業餘聯賽和社交媒體等,增幅更高達六成。據報道,英國警方早在今年一月便曾呼籲英格蘭足球聯盟(EFL),警惕仇恨犯罪可能在5月球迷獲准重新入場後激增,可惜未獲對方積極回應。除了「枱面上」的歧視,亦有黑人球員抱怨職業前景不如白人同行,例如史達寧就曾抱怨,前黑人國腳蘇甘保和艾殊利高爾,轉型教練的際遇不及林柏特等非黑人名宿。
美國去年發生聲勢浩大的「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令世人再一次聚焦該國的種族問題,但其實英國的表現也好不到哪裏去,一群聯合國人權專家今年4月就曾公開批評英國政府的一份關於種族主義與族群差異的報告,指該報告歪曲和竄改了歷史事實,甚至可能助長種族主義和種族套版印象。
幾年前英國公投「脫歐」,歸根究柢就是民眾的排外情緒,「脫歐派」對外宣傳要擺脫歐盟掣肘,建立更開放的「全球英國」(Global Britain),事實是不少英國民眾連土生土長的少數族裔球員也接受不了,還談甚麼「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