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位於加勒比海戰略要衝的海地,在過去逾百年歷史中無法擺脫美國的影響。美國於1915年曾趁海地政局混亂出兵佔領,直至1934年才完全撤出。
美國19世紀末曾計劃吞併海地及接壤的多明尼加共和國,以獲得海軍基地及確保美國在西印度群島的國防及經濟利益。海地於1824年獲法國承認獨立,但必須支付巨額賠款,因此法國掌握海地的財政及貿易大權。雖然美國不樂於看到法國與海地過分親密,但局面隨德國強大而改變。
德國透過移民及貿易,大量購買海地的土地及壟斷商業。美國視德國在加勒比海主要競爭對手,憂慮對方控制海地後加強在區內的優勢。無力償還外債加上政局不穩,海地於1911至15年間共有7位總統死於暗殺或政變推翻,時任總統薩姆死後局勢不穩。時任美國總統威爾遜以防止君主制復辟為由,於1915年7月派遣海軍陸戰隊佔領海地。
海地在美國佔領下,成立由美國人及海地人組成憲兵部隊,美國更完全控制海地的財政。海地國會於1915年選出親美的達蒂格納夫為總統。不過,海地憲兵的種族隔離、新聞審查及強迫勞動,引起海地人武裝反抗。最終,美國於1929年開始撤出海地,至1934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