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林地被毀 致象群愈走愈遠

【本報綜合報道】雲南15隻亞洲象北遷近兩個月,行蹤引起各界關注,據報上月底又有另外17隻亞洲象的象群走進當地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逗留多日,令人質疑該處的生態或造成是次象群長期且不定向的遷移。有專家指出西雙版納地區的森林面貌,以覆蓋率高的橡膠樹及茶葉為主,該類植物侵蝕原有的天然林,令象群走進區內更難覓食,因而愈走愈遠。

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張立指,亞洲象受惠於動物保護政策,數量由80年代約170隻增至現時超過300隻,但同時棲息地面積卻由當時的2,084平方公里,銳減至近年的不足500平方公里,棲息地無法負載象群數量,亞洲象只能外遷;張立更提到,雖然西雙版納保有森林面貌,惟實際上多是人為經濟活動,而大量種植的橡膠林及茶葉,森林的天然林地被碎片化。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工作多年的人士亦指出,人們大規模種植的經濟林,令熱帶雨林無法更新。

雲南大學生態學與地植物學研究所教授吳兆錄建議,應建設比保護區面積更大的森林保護廊,供象群遷徙,並以經濟補償方式鼓勵民眾減少種植橡膠林及茶葉。吳續指,象群因為保護區的林下灌木及草本植物減少,只能選擇離開該區,返回原棲息地,但因為棲息地早已被開發成農田,令大象無法覓食,結果在迷路及慌張的情況下,隨水源與食物逐步走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