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籲分享疫苗 注定對牛彈琴

法國總統馬克龍日前在世衞會議上發放預先錄影訊息,呼籲有疫苗存貨的國家與貧窮國家分享,特別是非洲。他指出,在歐洲每6人已有一人接種了最少一劑疫苗,北美洲更是每5人中便有一人,而在非洲卻每100人中只有一人,情況不能接受。馬克龍又宣布,從現在起到6月中,將向非洲捐贈50萬劑疫苗,日前已先向西非國家送出英國藥廠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學合作研發的疫苗。

馬克龍呼籲向窮國捐贈疫苗,並身體力行,當然不止是「良心發現」那麼簡單。眾所周知,馬克龍的政治野心不小,在歐盟內部意欲取代德國的火車頭位置,又積極倡建「歐洲軍」,對外則重塑法國在非洲的影響力,而西非正是該國傳統的勢力範圍,可見馬克龍捐贈疫苗,絕非無的放矢。

富國囤積 窮國難求

然而不管怎麼說,富國囤積疫苗,窮國一針難求,卻是鐵一般的事實。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較早前公開批評,富有國家囤積了遠超他們國家人口所需的疫苗數量,呼籲已開發國家分享部分疫苗。然而類似的道德呼籲,注定徒勞無功。事實上,今次並非馬克龍首次公開向富國喊話,要求他們分享疫苗,但美國總統拜登早前卻斬釘截鐵地回絕,聲稱除非美國有充足疫苗供應,否則不會向發展中國家捐贈任何新冠疫苗。

一場世紀疫症,令某些國家的偽善和雙重標準暴露無遺。除了富國擁疫苗自重,懶理窮國死活,連平日「稱兄道弟」的國家,關係也受到考驗。德國去年向3M公司訂購了大批中國口罩,但運至泰國途中卻臨時被轉運至美國,柏林州政府狠批美國是「現代海盜」。而在歐盟內部,意大利指控德國扣押運往該國的口罩,再到如今美國拒絕向印度出口疫苗關鍵原材料,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西方國家先照顧好國民,本來無可厚非,但指摘中國、俄羅斯搞「疫苗外交」,卻太無恥。就算中俄真的懷有政治目的,但「疫苗外交」畢竟能救人一命,西方國家寧讓疫苗發霉也不援助窮國,卻是致人於死的「疫苗戰爭」,還好意思批評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