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倒核水落海 全球隨時陪攬炒

日本首相菅義偉日前宣布,將把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水排入大海,儘管行動最快在兩年後才開始,但已引起當地漁民激烈反對,甚至有機會釀成外交風波。

東京政府將核污水「一倒了之」的做法,備受環保組織批評,認為日本當局有技術和條件在福島核電站及周邊無人區建設更多長期儲存罐,盡量將核擴散風險減至最小範圍,但政府為了節省成本,還是決定將污水直接傾倒進太平洋,令周邊民眾和環太平洋地區的國家暴露在核輻射風險中。

有專家指出,此前發生的嚴重核災難,包括切爾諾貝爾和三哩島事件,核輻射皆經由大氣釋放,像福島這一次產生大量核廢水的事故則是第一次,而核事故後把廢水直接倒進海洋,也沒有先例可援,但這並不代表日本當局可以自行其是。有德國海洋科學機構估算,從排放之日起計,放射性物質會在兩個月內擴散至大半個太平洋地區,3年後美國和加拿大亦將遭到核污染影響,很明顯,這已不再是日本的「內政」問題。

美國力撐 南韓無奈

亦有專家指出,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日本將核污水倒入大海導致污染,不僅有違國際道義,也應承擔相應的國際法責任;事實上,《核安全公約》亦規定,凡是由核設施引發的安全問題責任,須由對相關設施具有管轄權的國家承擔,換句話說,如果日方明知核污水會對周邊海域造成污染仍一意孤行,其「國家責任」的表證即告成立,包括中國、南韓在內的周邊國家,可透過聯合國屬下組織提出訴訟,要求日方放棄決議或賠償。

然而這正是問題關鍵所在:國際法真的能阻止日本的行為嗎?南韓政府明確表示,日本傾倒核污水的舉動違反了國際法,但承認要進行起訴存在困難;至於難在何處,韓方沒有明言,但估計最大阻力可能來自南韓和日本共同「老大」──美國的態度。就在日本公布正式決定後不久,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指日本權衡了各種選擇和影響後,採取了「符合全球公認的核安全標準的辦法」。既然有「老大」開綠燈,小弟自然敢怒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