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恐龍絕種的原因一直眾說紛紜,有學界說法指是由於6,600萬年前一塊巨型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等大批物種減少直至滅絕。巴拿馬一項研究表明,撞擊令到南美熱帶森林的植被類型發生了巨變,可能是導致地球上熱帶雨林產生的原因。
史密森尼熱帶研究的研究小組檢查了來自哥倫比亞、撞擊前後的5萬多塊花粉化石和6,000多塊葉子化石,發現這塊12公里寬的小行星撞擊現今的墨西哥猶加頓半島前,在恐龍尚存的白堊紀晚期,森林樹木分布稀疏,針葉樹和蕨類植物等帶有錐形的植物常見。衝擊之後,植物多樣性下降了約45%,種子植物等物種滅絕非常普遍,森林更形成厚厚的樹冠,陽光難以照射入內。
研究人員認為,熱帶森林轉變為今天的熱帶雨林有3種可能解釋,一是恐龍以生長在森林底層的植物為食並踐踏它們,令森林不至於變得太茂密;二是火山灰沉降使整個熱帶地區的土壤肥沃,有利開花植物快速生長。第三種解釋是針葉樹物種的優先滅絕為開花植物創造了機會。研究報告已刊於國際期刊《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