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長榮海運公司超大型貨櫃船長賜號(Ever Given)即使在潮漲時段,加上多艘拖船及多部挖泥機協助下,至今仍在埃及蘇彝士運河受困,估計需挖走最多兩萬立方米沙泥才有望解決。俄羅斯國營企業趁此提倡使用位於北極的北方海路(Northern Sea Route),代替蘇彝士運河。
蘇彝士運河管理局(SCA)指,需挖走相當於奧運標準泳池8倍容積的泥沙,達到12至16米深度,藉此讓長賜號浮起。荷蘭海事服務公司Boskalis行政總裁貝爾多斯基形容,長賜號就像一條巨大鯨魚擱淺,可能要花數天或數周時間才能移開。
他受訪時補充,在長賜號滿載貨物情況下,不可能把它拖出,建議第一步是抽出燃料及壓艙水,再在潮漲時移動貨櫃船,一旦失敗就須移走船上貨櫃,嘗試挖開或沖走沙泥。
自長賜號擱淺後,蘇彝士運河已有超過200艘船隻大排長龍。俄羅斯原子集團公司(Rosatom)周四提議各國,可把北方海路視為蘇彝士運河以外可行選項,其中一個理由是北方海路可提供更多空間,「巨型貨船可繪畫獨特航行路線圖案」,又指即使不幸受困俄方亦會派破冰船救助。
北方海路是指沿俄羅斯海岸線往返太平洋與大西洋間的海上交通路線,大部分路段位於北冰洋。俄羅斯總統普京一直主張海上貨運可以沿西伯利亞海岸航行,不必經過蘇彝士運河。由歐洲出發的貨船經此海路前往亞洲港口,航程較使用蘇彝士運河少15天。部分船務公司則考慮繞經南非好望角前往歐洲,估計航行時間會增加兩周左右。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