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川小行星 助解地球生命起源

近日一個跨國科研團隊發表論文,指在又名「小行星25143」的絲川小行星樣本中,發現水和有機物,有助了解小行星複雜的發展歷程,令解開地球生命起源之謎邁進一步。其中一位參與研究的,是英國倫敦皇家霍洛韋大學(Royal Holloway)的港產女天文學家陳愷珊。

日本宇宙航空開發機構(JAXA)的隼鳥號探測船,2010年在絲川小行星取得數千顆大小只有10至200微米的風化土被顆粒。於皇家霍洛韋大學地球科學系任教的陳愷珊早前與其他學者,分析其中一顆名為「亞馬遜」的顆粒。

研透過水變成複雜分子過程

團隊利用能量色散X射線譜(EDX)等技術,在顆粒10微米範圍內檢測到未受熱的原始有機物及曾受熱的有機物,當中曾受熱有機物的溫度一度高達攝氏600度以上。團隊由此推斷,絲川小行星曾在數十億年內發生猛烈撞擊,導致其經歷極端受熱、脫水及碎裂過程,而小行星在冷卻後逐漸恢復原狀,並透過墜落其表面的宇宙塵埃、富含碳元素與水分子等化合物的隕石,補充失去的元素。

團隊在論文中指出,透過小行星液態水的化學反應,可了解有機化合物如何通過水的作用演變成愈來愈複雜的較大分子,以及其進化方式與出現生命前的地球有何相似之處。研究報告已刊於《科學報告》期刊。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