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旱情年復年 治理措施需加強

應急管理部早前公布,2020年全國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近1.4億人次受災,直接經濟損失3,700多億元人民幣,災害類型又以洪澇、地質災害、風雹、颱風為主,其他如地震、乾旱、森林草原火災等情況則呈總體偏輕、下降趨勢。如果再相較2019年將旱災列為主災害之一,此次關於全國旱情描述更屬「明顯偏輕」,這當然是好事,只是南方多地自去年底以來旱情持續,局部地區形勢還很嚴峻,面對年復一年不斷出現的老問題,當局仍需拿出強而有力的治理措施,不可輕視。

有「十年九旱」之稱的雲南省近期旱情再趨吃緊,省內多地水庫、水塘已經見底,有的甚至已乾涸,致使逾4.5萬人食水供應受影響;此外,牲畜和農業用水也都是大問題,一些地方旱情從去年底就已顯現,正應了當地冬旱、春旱連發的氣候特點,且每年都這樣。更需看到,雲南旱情最嚴峻的情況應該還在後頭,參照當地去年4月中的旱情通報不難發現,彼時有近150萬人面臨飲水困難,到4月底,全省更有百多條河道斷流,逾200座水庫乾涸;今年的情況會是如何,實在沒人說得準。

農田荒廢 莊稼枯死

客觀而言,雲南連年旱情與其所處的地理位置、氣候環境等先天不足的差劣條件不無關係,低緯度高原山地導致降水量常年分布不均,冬春及初夏氣溫偏高,使得該時段降水尤其偏少,加之廣布的喀斯特地貌難以保存地下水,湖泊多分布於低處,往高處調水都成為挑戰。值得一提的是,當地近年也在不斷加建及完成多個調水工程,大興水利,卻總予人年年復如是之感,似乎很難從根本上解決旱災,動輒還會出現「十年一遇」、「歷史罕見」等嚴重情況。

旱情困擾揮之不去,除了上述無法擺脫的自然原因所致,卻也無法迴避某些人為因素的影響,譬如早年片面追求經濟發展對當地森林植被的破壞,從而造成土壤侵蝕和水資源流失。資料顯示,一萬畝森林的蓄水能力或相當於一個蓄水量100萬立方米的水庫,且對抗旱與防洪具有雙重功效,當比興建水庫更實際,及更為環保,惟類似破壞情況於過往一段很長時期,至少在長江流域表現得十分突出,近年雖有加強恢復保育,指望立竿見影並不現實。

故浙江、廣東、廣西等廣大南方地區長年都在鬧旱災,今年又是如此,每每折騰得人畜不得安寧,農田荒廢,莊稼枯死;鬧完旱災又鬧水災,局部地區災情轉得急,則會旱澇並存,更叫人手足無措,損失連連,一年年麻煩沒完沒了,更不知何時是盡頭。說到底,人類在向大自然要發展的同時切忌太貪婪,不能和諧共生,必會遭到大自然無情報復,還是盡量讓天災裏少些人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