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山第一滴血 特朗普動搖國本

美國總統特朗普拒絕接受大選落敗的命運,號召支持者進軍首都華盛頓,終致國會山流下第一滴血。大批極右翼分子周三衝入國會,議員們落荒而逃。4名示威者在衝突中死亡,其中一名女示威者更是被警方開槍擊斃。國會的槍聲是美國劃時代意義的政治事件,標誌着極右翼力量已經由街頭抗爭,升級為劍指國家政治中樞的暴力顛覆行動。特氏任意煽動極右翼膨脹,令自由民主燈塔蒙上陰影,撬動了美利堅立國之本。

事件對美國政治制度構成嚴重傷害,一國之總統不僅拒絕承認選舉結果,更不惜散布各種舞弊和陰謀論,導致其支持者衝擊立法機關。特氏的行為嚴重削弱了白宮和國會之間並存而又相互制衡的關係,而這些民主機制與價值,正是美國自視為立國的基石。特氏把自身政治前景置於國家利益之上,在國會暴亂事件中難辭其咎。雖然他的任期還有不到兩周便結束,但民間已呼籲國會立即依憲法第25修正案彈劾總統,制止他進一步傷害國家。

激化矛盾 仇恨發芽

事件將激化美國國內自由派與右翼保守派的矛盾。當國會淪陷的消息傳出後,各地自由派民眾無不質問:警方早就知道特氏支持者會進軍首都,為何沒有部署足夠警力保護國會?不少人更直指警方對右翼分子手下留情,如果換了黑人示威者,恐怕流的血會遠不止於此。然而跨過紅線的另一邊,在特氏的一些死忠粉絲眼內,佔領國會恐同樣「可歌可泣」。被擊斃的女示威者和其他死者,都會被視為美國「公義的捐軀者」而受到極右分子膜拜。

特氏現在呼籲其支持者守法已為時太晚,他散布的仇恨已發芽,極右翼在未來的行動只會比佔領國會更激烈。當各方仇恨變得勢如水火,選舉政治就會淪為輸打贏要的鬧劇,而不再是和平交接權力的平台。美國作為世界上軍事和情治能力最強大國家,如何處理這場內亂亦關乎全球安危。拜登上台後,能否迅速穩定國內政局已成問號。美國國內矛盾會否轉移至國外?台海、南海以至波斯灣周邊的各個國家和地區領袖都需看在眼裏,記在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