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的戰爭已延續至第三周,說明俄羅斯斡旋的停火協議並未奏效。克里姆林宮對局勢的焦慮必定與日俱增,因為俄羅斯所屬的北高加索地區就在戰場附近,那裏有一個世人皆知的火藥庫,名字叫車臣。
高加索爆發戰爭後,俄羅斯情報部門公開警告,根據俄方掌握情報,數以千計中東武裝分子正湧到納卡前線作戰。雖然俄方沒有明確指出這些武裝分子為誰而戰,但俄羅斯盟友敍利亞總統阿薩德作補充。他證實本來盤據在敍國的武裝分子,參與攻打納卡的行動。處於交戰一方的亞美尼亞更是明確指稱,單是在開戰頭兩天,土耳其便派出了四千名敍利亞僱傭兵,支援阿軍作戰。
然而,俄羅斯安全部門真正擔憂的還不是納卡的戰鬥,而是武裝分子暗度陳倉,滲透至車臣發動戰亂。早在蘇聯崩潰初期,高加索地區就曾戰禍連連。一九九二年,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首次為了爭奪納卡而大打出手。當年,來自中東和車臣的回教武裝分子,便曾協助阿塞拜疆作戰。這場戰爭刺激了車臣的分離運動,整個地區法治崩壞。不到兩年後,俄羅斯政府軍便與車臣游擊隊爆發首次戰爭,至一九九九年又爆發了第二次車臣戰爭。
首次車臣戰爭爆發於蘇聯崩潰不久,俄軍裝備惡劣,紀律散漫,經過兩年艱苦戰事後俄軍撤離,車臣維持了實質的獨立。直至一九九九年,時任總理的普京再次揮軍高加索,一舉平定車臣武裝,此次勝利亦令他登上俄羅斯權力的巔峰。不過,高加索各國家和地區存在緊密的宗教、歷史和政治淵源,同時亦是大國博弈的棋盤,普京從未能安枕無憂。
無論是對於俄羅斯的戰略安全,還是普京個人的政治威望,車臣都不容生亂。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的戰事如曠日持久,莫斯科自然會擔憂在車臣等地引發骨牌效應。普京目前面對的國際局勢並不樂觀,俄羅斯周邊既有北約加緊圍困,又有白羅斯和吉爾吉斯的顏色革命,現在高加索又燃起了戰火,因此俄方絕不會坐視武裝分子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