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教堂為清真寺 土國欲霸亞非歐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無視西方國家反對,把舉世聞名的伊斯坦布爾聖蘇菲亞大教堂,由博物館改為清真寺用途,無疑在業已紛亂的國際局勢中,又點燃了一條宗教衝突的導火線。在新冠肺炎疫情後沉寂多時的教宗方濟各日前公告信眾,事件令他「非常沉痛」。

聖蘇菲亞大教堂竣工於公元五三七年,不僅是拜占庭時期伊斯坦布爾的大教堂,亦曾是世上最大的基督聖殿。一四五三年,土耳其人攻陷這座城市並建立鄂圖曼帝國,把大教堂改成清真寺,直至上世紀初。

一次世界大戰導致鄂圖曼帝國崩潰,土耳其於一九二三年建立現代意義的共和國政體。雖然該國民眾仍以信奉回教為主,但國家的政治精英們卻致力建立世俗化政府,以便與西方接軌,因此在一九三五年,聖蘇菲亞大教堂被闢為博物館向公眾開放,自此成為伊斯坦布爾的觀光勝地,亦成為土耳其作為歐亞橋樑的文化象徵。

埃爾多安擬長期執政

正因為聖蘇菲亞大教堂舉世皆知,它被闢為清真寺所產生的政治、宗教和文化意義是空前巨大的。事件反映埃爾多安已經徹底拋棄過去近一個世紀,土國精英政教分離的世俗政治理念,並旗幟鮮明地率領國家重回伊斯蘭化。

埃氏此舉有多方面的政治盤算,就目前來看,他似有長期執政的打算,把大教堂改為清真寺,可以鞏固回教徒對他的支持,藉此壓制國內的世俗和開明派政治對手。只有達成長期執政目的,他才可進一步完成其泛土耳其政治宏願,把影響力由中亞擴展至整個中東北非,成為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洲際霸主」。

要達成上述宏願,埃氏還需要爭取回教世界的支持。尤其是在出兵利比亞之後,他已觸怒埃及、沙特阿拉伯等主要中東北非國家,以及法國、俄羅斯等歐洲國家。此時把大教堂改為清真寺,無疑象徵土國舉起了反抗「十字軍」的旗幟,既可感召埃及、沙特等國的回教徒,又可離間這些國家與歐洲的反土聯盟。只不過,這囊括亞非歐的一步大棋,最終會否演變成「蛇吞象」,結局有待未來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