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修理社交網 美言論自由虛偽

美國社交網站Twitter在總統特朗普的貼文加上「事實查核」連結,提醒用戶對特朗普有關「郵寄投票會出現選舉舞弊及詐騙」的言論,進行查證。特朗普老羞成怒,簽署行政命令,尋求限制《通訊規範法案》對社交媒體提供廣泛法律保護,又狠批社交網站限制言論自由,並干預其大選選情,甚至威脅會關閉它們。

特朗普貴為一國總統,所言所行不僅代表「個人」,更是代表國家,其享有的「言論自由」理應比無勢無權的平民百姓為低。然而,特朗普卻壓根兒不管這一套,近的有聲稱服用治療瘧疾的藥物可防治新冠肺炎,立即遭全球各地專家駁斥(哪怕他聲稱「以身試藥」)。再遠一點的則有二○一七年,特氏在Twitter發文,稱如果時任北韓外長李勇浩附和「小火箭人」(指北韓領袖金正恩)的想法,「他們的日子不會太長久」,被外界解讀是在對北韓宣戰,涉嫌違反Twitter方面「使用者不得做出暴力或鼓吹暴力的威脅」。

雙重標準 差別待遇

特朗普作為總統,真的要對別國宣戰,自有法定的程序可走,亦應循正式的官方渠道發放相關資訊,而非在社交網站大打嘴仗。饒是如此,Twitter以相關言論「具有新聞價值」為由,拒絕刪除。眾所周知,特朗普在Twitter擁有數以千萬計追隨者,對該公司來說無疑是「最有價值的使用者」,Twitter對特朗普多番縱容,結果現在遭「反咬一口」,不可謂不諷刺。

美國號稱言論自由的世界典範,其實是不管政客抑或媒體,各有各的隱藏議題,各有各的雙重標準。早前有報道指,Facebook刪除了六百多個頁面、群組和帳號,當中包括近三百個伊朗帳號,罪名包括「利用社交媒體造謠」、「進行政治宣傳」以及「推動有利於伊朗的政治敍事」等,不一而足,其中除了「造謠」拿得上枱面,其餘皆屬「言論自由」範疇;反觀《華爾街日報》今年初刊登題為「中國是真正的亞洲病夫」的評論文章,卻可以毫髮無損,由此可見,「美式言論自由」確實存在,但有些人顯然要比其他人更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