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至今導致逾廿五萬人病歿。正當各地民眾等待新冠肺炎疫苗面世,世界衞生組織(WHO)特使納巴羅(David Nabarro)周日卻潑下冷水,稱有可能永遠都研發不到疫苗,人們或需準備在與病毒共存的情況下,繼續社交和經濟活動;又指遙距工作可能會成為常態。
同屬英國倫敦帝國學院公共衞生教授的納巴羅,接受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訪問時稱︰「有些病毒至今我們仍未有疫苗,因此不能對疫苗的出現抱有絕對的肯定;即使出現,亦要看它能否通過安全及效能測試,亦未必能廣泛使用。」他稱一些跟冠狀病毒相似的病毒,即使研發出疫苗,至今亦未有出售使用。報道亦舉例指出,人類發現愛滋病病毒迄今近四十年,但仍然未找到疫苗。
納巴羅形容開發疫苗的過程緩慢又痛苦,「我們面對的是生物系統而非機械系統,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體的反應」。他認為,各國應準備好將新冠肺炎列為持續威脅,並在與病毒共存的情況下,繼續社交和經濟活動。
他提出名為「新社會契約」的概念,稱民眾恢復正常生活的時候需承擔個人責任,出現徵狀或接觸疑似患者後需要自我隔離。遙距工作等也會成為常態。納巴羅指出,疫情在未來一段時間將反覆爆發,政府將不得不隨時對部分地區乃至全國範圍實施防疫封鎖。
在疫情肆虐下,美國政府呼籲民眾保持一米八社交距離,避免傳染。不過,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研究員利用煙霧和假人,模擬咳嗽時飛沫傳播的距離及速度,顯示飛沬在十秒內可飛至二點七米遠,反映目前建議的社交距離未必足夠;而戴口罩則可有效加強防護。
研究人員利用假人和泵,噴出甘油和水的混合液,模擬咳嗽效果。飛沫即時可飛至近一米遠,五秒內可達一米八;十秒後更飛至兩米七外,其後繼續飄浮於空中約兩至三分鐘。團隊反覆試驗多次,顯示飛沫總能飛至米八以外,有時甚至可飄至三米七外。
研究員其後為假人戴上口罩後再作實驗,發現雖然飛沫仍會由口罩旁邊飛出,但距離大為縮短。負責實驗的海洋與機械工程系教授達納克(Manhar Dhanak)指出,美國目前實施的一米八社交距離只是最低限度,形容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似乎是愈遠愈安全。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