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內地今年一季度GDP出現有紀錄以來的首次負增長,經濟堪稱千瘡百孔,各行各業亟需復工復產,重整旗鼓。而在全國疫情總體向好的當下,「五一」小長假的到來,如同為久旱的旅遊業帶來甘露,若能做到防疫與行業復甦兩不誤,則是最好。
據中國旅遊研究院統計,今年清明小長假期間,內地旅遊接待總量達四千三百多萬人次,旅遊收入八十多億元;如今各方面環境更勝彼時,預計今年五一出遊人次可望翻番,甚至更好。交通運輸部日前亦指五一期間或將發送旅客超過一億人次,各地相關旅遊行業亦都在磨拳擦掌,積極迎接「報復性」旅遊消費的來臨。
北京市朝陽區早前被列入高風險地區,幸能趕在五一前夕「排險」,並對全市防疫措施作出相應修改,譬如其他低風險地區入境人士不再需要集中或家居隔離十四日,入住酒店亦不需提供核酸檢測證明,有健康碼即可;市內及長途交通運載限制皆有所放寬。種種舉措無疑是在為五一開放旅遊作準備,且刺激效應明顯,當北京故宮宣布五一重開後,首日門票已火速售罄,之後數日的預售名額亦所剩無幾;北京其他景區、酒店、機票等旅遊產品的搜索量、預訂量皆出現暴增,結果令人期待。
而像湖北、西藏、上海、江蘇等多地名勝景區亦不甘落後,紛紛提前發布最新情報及注意事項,務求做好準備工作。業界更憧憬由此帶來一波強勁反彈,以打救行業危機,正如有內媒早前報道,旅遊業近年已佔到國內GDP一成多,惟因受疫情重創,春節期間相關消費損失已然慘不忍睹,乃至影響全年損失或達三萬億元,家家苦不堪言。好在國內疫情風險逐步降低,民眾的出遊熱情及消費意欲勢會繼續釋放,加之境外遊尚處冰凍期,高端旅遊必然轉向國內,對行業都屬利好消息。
有人歡喜有人憂,像黑龍江省因疫情反彈得厲害,莫說出省旅遊,就是省內城市之間亦不鼓勵跨區遊,乃至哈爾濱、牡丹江等地民眾仍需「居家過節」,卻也怨不得別人,誰叫當地防疫麻痹大意,不當回事,只能看着別處先行復甦經濟了。亦有像貴州、雲南等地作風比較謹慎的單位,或呼籲員工不要出城,或表示外遊回來後需自費作核酸檢測,以達約束之效。
事實上,出於防疫考慮,本地遊、本省遊仍是五一期間主要市場需求,且需實行預約制,景區接待量不得超過核定最大承載量的百分之三十。恢復旅遊消費和防疫都很重要,亦都不能耽擱,放諸各行各業亦是如此,為保障全面經濟復甦,不妨將五一期間防疫效果作為一次很好的檢驗。